20世纪伟大钢琴家《普列特涅夫》
130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普列特涅夫》

这张专辑收录了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的演奏录音,包括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Mikhail Pletnev,1957年4月14日-)俄罗斯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普列特涅夫生于1952年的阿干折,他小时候学了很多乐器,直到13岁,他在莫斯科中央音乐学院于提马金门下专心的学习钢琴,后来则从1974年起开始待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在弗列尔与弗拉先科门下习琴。在1978年,他获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大赛的首奖,而他的第一张唱片则是灌录地自己改编自柴科夫斯基与谢德林的作品,很久之前他就发觉指挥能够让他的艺术观念更为完整,而他和当时的苏联总理戈尔巴乔夫有很好的关系,因此在戈氏的承诺下,1989年建立了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不管是钢琴或是指挥,普列特涅夫的录音或是现场演出,都展现了也是一位优异的柴科夫斯基演绎者。身为钢琴家的敏锐分析能丰富地在指挥时能看透整个作品,而身为指挥家的他则能帮助地在演奏钢琴时展现管弦乐般的色彩。
节目(3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莉莉·克劳斯《钢琴演奏录音全集》
114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莉莉·克劳斯1933-1958年录制的作品。这套合辑中的大部分唱片都被音乐爱好者视为经典之作和必备藏品,尤其是莉莉·克劳斯与威利·博斯科夫斯基以及、西蒙·戈德伯格合作演奏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这套合辑还收录了海顿、舒伯特、肖邦的作品,最为珍贵的是巴托克的作品,莉莉·克劳斯曾跟随巴托克学习,并从他那里学到了独特的钢琴演奏技巧。她那毫不矫揉造作、充满独特活力且可以说是带有细腻敲击感的钢琴演奏风格,无疑是从巴托克那里传承而来。修复精美的音质,使得这个版本成为任何精心构思的收藏中的推荐之选。莉莉·克劳斯对于有鉴赏力的行家而言,始终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如今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认可。 莉莉·克劳斯(Lili Kraus)是二十世纪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她演奏的莫扎特作品超凡脱俗,而她演绎的充满戏剧性的舒伯特作品也是如此。一位既是钢琴家又是管风琴师的朋友说,他认为莉莉·克劳斯演奏莫扎特作品时不使用踏板,正因如此,她才能弹出那般细腻的连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唯一一次现场听她演奏时,完全被震撼了。她的音色如此美妙,拥有伟大的灵魂,是一位独特的情感传达者。观众都为之疯狂。
马尔科·伯尼《莫扎特·交响曲、小夜曲》
---
这张专辑是莫扎特《第5、29交响曲》、两部《小夜曲》。不但展现了音乐的甜美与柔和,同时更加生动、轻快,充满智慧。 《A大调第二十九交响曲》K201,完成于1774年4月6日,之后的十四年,莫扎特持续创作交响曲,他的题材变得更强而有力、处理方式更有自信、结构上拼凑的痕迹也全然消失;然而他再也不曾重现此曲的高贵华丽。此曲的特色在于它结合了优雅、亲密、强烈的表达方式,以及卓越的作曲技巧。此曲乐风较其他萨尔茨堡交响曲更具装饰性,但意味深长的是,它也更具实质内涵。它的情感内涵并不容易确定,是此曲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莫扎特突破了传统惯例的限制,将自己的灵魂赤裸裸地呈现出来。 《D大调小夜曲》K239,作于1776年1月。此曲有一个“Serenata Nocturen”的别称,直译为“夜曲风格的小夜曲”,而人们也习惯称之为“月下小夜曲”。其实这个名称是由莫扎特的父亲里奥波德在誊写乐谱时加上的。作曲家创作时,除了弦乐器之外,特意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从而让整首作品听起来饱满而多彩,由此也可以断定这部作品是当年莫扎特为室内演奏特别写下的,并且成为户外小夜曲室内乐化的先声和代表。此曲有着较为强烈的复古色彩,作曲家在其中巧妙地运用了“巴洛克大协奏曲”的结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全新的拓展。 《G大调小夜曲》K525,作于1787年。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这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一首,也是莫扎特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通常被称作《弦乐小夜曲》。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好似一部小型交响曲。
库贝利克《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海盗序曲》
24
这张专辑是指挥家库贝利克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海盗”序曲》。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索罗门》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索罗门》
这张专辑收录了索罗门的演奏录音,包括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的钢琴独奏作品。索罗门(Solomon,1902-1988)英国籍钢琴家。他的演奏魅力,就在键盘上的行云流水,那无数灿烂的音韵组接,是那样自然的天衣无缝,没有难度,似乎也舍弃了自己,那是心绪与技巧融合在一起的韵律。索罗门1902年出生于伦敦,1988年于伦敦过世。五岁时接受了第一堂钢琴课程,接着师事于玛希坦·维恩 (Mathilde Verne),维恩是克拉拉舒曼的门生,她为索罗门安排了伦敦首演,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在此时宣传海报上就已经只有他的名字索罗门而没有姓氏后来终其职业生涯他一直维持着这个习惯。接着几年内他大量的演出,过着极为繁累的生活,因而令这位年轻的钢琴家对钢琴产生了厌恶感,常和他合作演出的亨利·伍德(Henry Wood)于是建议他休息一段时间。沉潜于巴黎追随MarcelDupr学习两年后,十九岁时回到演奏会舞台上,等着他的是国际性的演奏会和录音的职业生涯。1939年他首演了阿图·布利斯(Arthur Bliss)题献给他的协奏曲。战后他在欧洲、南北美洲、澳洲、纽西兰、南非和日本演出。1956年一场严重的疾病终结他的演奏生涯。索罗门以一个古典钢琴家自居,其演奏是优雅技巧和诗意感性的独特结合。
21645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齐默尔曼》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齐默尔曼》
这张专辑收录了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演奏录音,包括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 Zimmerman,1956年12月5日-)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1956年出生于波兰扎布热,早年由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钢琴,1963年在卡托维治音乐院师从杨辛斯基(他也是齐默尔曼唯一的老师),1975年赢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他是一百一十八名参赛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后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1976年,阿图·鲁宾斯坦邀请齐默尔曼到他位于巴黎的寓所给予宝贵的个人指导,对于齐默尔曼未来的事业影响很大。没多久齐默尔曼就得到与柏林爱乐乐团及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合作的机会,1977年首次在伦敦登台,1978年第一次赴美国明尼亚波里斯演出,曲目是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齐默尔曼于同年在洛杉矶演出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后,被当地乐评人与年轻时期的约瑟夫·霍夫曼相提并论。齐默尔曼在DG录下不少录音,包括独奏与协奏曲,与他合作过的指挥包括卡拉扬与伯恩斯坦。齐默尔曼以诠演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最受好评,他擅长演奏舒伯特、贝多芬、肖邦、格里格、勃拉姆斯与李斯特的作品。不过,齐默尔曼近年也把曲目扩展到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齐玛诺夫斯基与鲁托斯拉夫斯基等二十世纪作曲家的作品。
5616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李赫特(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李赫特(1)》
这张专辑收录了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的演奏录音,包括穆索尔斯基、舒伯特、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独奏作品。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年3月20日-1997年8月1日)前苏联著名钢琴家。他以极广的演奏范围,举重若轻的技术以及富有诗意的分句闻名,他的演奏曲目如同百科百书一样广,不管是视谱或背谱演出,都能弹出杰出且深刻的音符,令人赞赏的演奏技巧,与对各个作品深邃且独特的了解,使得他在录音间或是现场音乐会上的每次演出都称得上是传奇。李赫特1915年出生于乌克兰日托米尔,1997年在莫斯科逝世。李赫特由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音乐,十八岁才开始认真学习钢琴,1934年在敖德萨举行个人第一场独奏会,曲目全部是肖邦的作品。1937年前,李赫特的钢琴课程全部自修,1937年后进入莫斯科音乐院师事名师涅高兹,1942年首度在莫斯科演出,1944年从音乐院毕业,1945年获得全苏联钢琴大赛首奖,1946年与女高音妮娜·多尔里亚克结婚,1949年获得斯大林大奖之后,他被获准在全苏联境内与东欧、中国大陆巡回演出。李赫特于1960年在纽约举行音乐会后开始受到各地爱乐者与乐评界的瞩目,他也持续地举行演奏会,而他在1970与1980年代经常以健康因素取消演出且避免在各大音乐重镇演出。李赫特的曲目极广,视奏能力与记忆力惊人,音乐的气势磅礡且富涵诗意。
5235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什肯纳齐》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什肯纳齐》
这张专辑收录了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演奏的录音,包括肖邦、李斯特、拉威尔、舒曼、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专辑收录的肖邦作品正可欣赏阿什肯纳齐年轻时期的奇妙丰采,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他对三首中篇练习曲完全掌控的能力与完美的克服曲中艰难技巧部份。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阿什肯纳齐的诠释都应该算是为这些乐曲开启历史新页。以前的钢琴家(其实只需要回想罗森塔尔十足迷人的《降A大调练习曲》)惯于降低乐曲的动态以期仍能保有圆润美丽的音色。阿什肯纳齐在七零年代试着重新以肖邦式的个人观点来诠释李斯特。他在纽约演出李斯特七首超技练习曲就收录在这套专辑中。当年这套录音在听众或乐评界都没有得到好评,因此阿什肯纳齐放弃弹奏完整的十二首练习曲以及向《B小调奏鸣曲》挑战。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有人会认为阿什肯纳齐不缺超凡的技巧,也不乏热情与活力来探索李斯特的作品,或许他唯一欠缺的是碰触到世俗一般人的喜好(例如:《第一号梅菲斯托圆舞曲》中段部份)。李斯特之后的曲子是拉威尔《加斯巴之夜》。在这首曲子里(依我的看法,特别是在),阿什肯纳齐的演出同样无可置疑的具有历史性意义。在我认为,能够拿来当成《加斯巴之夜》评比基准的版本包括吉泽金、米凯兰杰利与富兰梭瓦。阿什肯纳齐的诠释不乏丰富的音色,但是旋律线非常干净。低音声部与黑色浪漫主义色彩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基础,阿什肯纳齐的表现相当完美。无论李斯特还是拉威尔,阿什肯纳齐的表现就像一位杰出的雕塑家,其它诠释者则是壁画家。
5.8万48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厄尔·怀尔德》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厄尔·怀尔德》
这张专辑收录了厄尔·怀尔德的演奏录音,包括肖邦、格什温、柴科夫斯基等的钢琴改编作品。厄尔·怀尔德(Earl Wild,1915年11月26日-2010年1月23日)美国钢琴家。他的演奏风格刚劲矫健,是20世纪技巧最为出众的钢琴大师之一,拥有饱满和丰富的音响。怀尔德1915年出生于美国匹兹堡,目前住在俄亥俄。怀尔德六岁进入匹兹堡音乐学校跟随沃克学习钢琴,后来分别向詹森、佩特里与多古劳学习,音乐风格深受霍夫曼、列文涅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影响。1936年以前,怀尔德都在匹兹堡交响乐团担任键盘乐手,后来转到NBC交响乐团。托斯卡尼尼于1942年11月1日举办个人第一场全美国作品音乐会时,他要求乐团键盘手怀尔德演出格什温《蓝色狂想曲》。怀尔德因为这场音乐会声名大噪并被视为格什温专家,但是这对他来说并不公平。后来怀尔德进入美国广播公司工作二十二年,而他也在这些年里建立成功的个人独奏事业,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创下连续到白宫为六任美国总统演出的记录,1986年得到匈牙利李斯特奖章,1983年起成为卡内基麦伦大学驻校艺术家。长久以来,怀尔德的格什温、柴科夫斯基与拉赫玛尼诺夫作品改编曲就一直吸引爱乐者的目光。虽然怀尔德以改编李斯特等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闻名,但是他也录制过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如:欣德密特、梅诺第、亨策与梅特纳等。
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