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5 - 3. Rondo

00:00
11:0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霍洛维兹《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作品》
252
这张专辑非常有名,是霍洛维兹演奏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在水边》和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演绎十分出色。 这张专辑中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永远是乐迷们心中至高无上、不可替代的《柴一钢协》!霍洛维兹演奏的《柴一钢协》版本不少,仅仅是与岳父托斯卡尼尼指挥下的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NBC乐团)合作的都有三个。然而这一个录音,虽然是一个录音室录音,却比其他的现场录音更加的激动人心。录音的年代是1941年,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音乐便显得更加悲壮。尽管是单声道的录音,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听出大师在第一乐章序曲中惊心动魄的演奏力度,在复三部曲式的第二乐章中清新、恬静的音色表达,以及在奏鸣回旋曲式的第三乐章里充溢的节日般快乐。托斯卡尼尼指挥的乐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与霍洛维兹弹奏的钢琴部分起伏对抗、相得益彰。
乔治·普莱特《交响作品录音》
---
这套合辑收录了乔治·普莱特指挥的交响作品录音,包括格什温、圣-桑、柴科夫斯基、鲍罗丁、肖斯塔科维奇、德沃夏克、柏辽兹、拉威尔等著名作曲家的交响作品。
吉泽金的艺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70
吉泽金的演绎风格立足于最纯正的表现作曲家的要求,而他自身的艺术特点却又能巧妙融入演奏之中,欣赏他的巴赫会感觉这就是最纯正的巴赫,欣赏他的莫札特和舒伯特,或德彪西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但它们分明又是吉泽金的艺术,演奏者和作曲家真正处于完美的平衡位置。里赫特的演奏有时会重塑音乐的内在性格(他最突出的魅力之一?),而吉泽金决不会这么做,他的唱片既是艺术杰作也是教学范本。我想如果哪位学生或是新人模仿他的演奏就算不从中受益,也至少不会产生害处,而如果谁学了里赫特的弹法,有时简直无异于自杀。而且吉泽金在演奏中总是追求最大程度的遵守作曲家的指示(这很多是源于他的老师雷梅尔的影响),他在演奏巴赫或莫札特的作品时主张少用,或不用踏板,完全依靠手指维持。他也是少数和施耐贝尔一样,尝试用原速演奏《槌子键琴奏鸣曲》开头的钢琴家,但他的技巧比施耐贝尔漂亮太多。吉泽金是德奥钢琴大师中技术最高的,关于他颠峰时期的技巧有着多种说法,不过即便是在技巧衰退之后,尽管避免不了错音,他的手指控制力在音乐表现方面的技术依然难有敌手,那种丰富的音色变化,还有绝对清晰的层次感,难怪霍洛维兹都对他佩服的不得了。除了传统曲目和印象派音乐之外,吉泽金还大量涉猎了雷格尔、欣德密特、施特劳斯和斯克里亚宾等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俄罗斯浪漫派音乐,他演奏的拉三不如霍洛维兹那样戏剧化,但风格纯正。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契达申科《肖斯塔科维奇·第二、五交响曲》
契达申科《肖斯塔科维奇·第二、五交响曲》
这张专辑是契达申科指挥科隆古泽尼希管弦乐团与布拉格爱乐合唱团,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第二、五交响曲》。 《B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14,作于1927年。此曲是为了庆祝“十月革命”十周年而创作的,因此也附有标题,称作《献给十月》。 这是一部单乐章的作品,就其风格而言与《第一交响曲》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在许多方面带有“实验”性质。交响曲的语言带有一定程度抽象性的特点。自然的歌曲有复杂的织体,主要是以各种旋律形和节奏形编织起来的,却有时有个别乐器奏出富有表现力,鲜明的“画面的”乐句穿插其间。交响曲结尾的合唱旋律是富于表现力的。此曲代表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在一个时期的特点,同样是当时苏联艺术的某些倾向的主要特点,对革命题材的有点抽象的“超世界”态度。 《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47,作于1937年。此曲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常演奏的交响曲之一。肖斯塔科维奇本人称这部作品是“一个苏联艺术家对于公正批评的实际的、创造性的回答。”他说:“我的这部交响曲的主题是个性的稳定化,这部作品从头到尾的构思都是抒情性的,在乐曲的中心我看到一个饱经沧桑的人。末乐章解除了前几个乐章的悲剧性的紧张搏动,使之成为生的乐观和喜悦。”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烈的色彩与效果。
13018
美艺三重奏《1967-1974年录音》
美艺三重奏《1967-1974年录音》
这套4CD合辑收录了美艺钢琴三重奏1967-1974年间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柴科夫斯基、斯美塔那、艾夫斯、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三重奏。 美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堪称世界三重奏黄金组合、古典音乐三重奏的王者,在钢琴界的三重奏团中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美艺三重奏始终保持着自1955年创团以来的优秀传统,是大家公认的最杰出的三重奏团。美艺钢琴三重奏成立当年在汤格伍德的伯克郡音乐节上进行了首次公演,当年的创始团员是钢琴家梅纳海姆·普莱斯勒(Menahem Pressler)、大提琴家格林豪斯(Bernard Greenhouse)以及小提琴家吉列特(Daniel Guilet)。吉列特于1968年退休,由小提琴家柯恩(Isidore Cohen)接替。 究竟是什么使得美艺三重奏脱颖而出,超凡脱俗?“蒙特利尔之星”是这样回答的:“他们的奥秘在于他们精湛的技巧、天衣无缝的合作、默契的交流以及对音乐本身的领悟。三位音乐家具有独立的个性,但每个人都知道如何配合他人以使他们之间艺术上的合作达到一个统一的风格。”一些评论家声称“美艺三重奏是天才的组合”,并且认为:“美艺三重奏拥有一切——高水平的独奏技巧、三人之间的和谐一致、热忱、活力与自信。”在具体演奏风格上,《纽约邮报》认为:“音色是使美艺三重奏出类拔翠的特点之一。”在唱片界美艺三重奏团也是业绩不凡,有口皆碑。
2.5万52
20世纪伟大指挥家《伊戈尔·马克维奇》
20世纪伟大指挥家《伊戈尔·马克维奇》
这张专辑是乌克兰指挥家伊戈尔·马克维奇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合唱团:贝尔格莱德歌剧院合唱团、北德广播合唱团、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拉慕鲁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新爱乐管弦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西班牙广播电视交响乐团。 伊戈尔·马克维奇(Igor Markevitch,1912-1983)乌克兰指挥家、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受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影响较大,有丰富的节奏和音色。在指挥方面,他特别擅长诠释斯特拉文斯基和柴科夫斯基、柏辽兹的作品。 这张专辑除了第四交响曲的演绎略有争议外,完全可列居最出色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之一,至少能与著名的穆拉文斯基版本相媲美.另一项发现是马凯维奇指挥爱乐管弦乐团的《春之祭》,其粗犷的野性使这一录音成为同一曲目的最优秀版本之一。马凯维奇指挥的柴科夫斯基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他棒下的伦敦交响乐团完全是像一个俄罗斯乐团在演奏。伦敦交响乐团平时那种温和、醇厚的声音在这里不再出现,有的却是弦乐声部锉磨声般的重音和铜管声部几乎达到极限的音响。《曼弗雷德》交响曲的演奏充满了一种使人着魔的张力,即使在慢乐章中也未中断。这一慢乐章的演绎表达得极其强烈、紧凑,没有任何松懈之处;而末乐章更使人体会到一种野性的释放。 第二张CD中所有曲目的演绎都充满了一种狂热的张力,我发现我得不时地休息,听听别的指挥家的演奏来放松一下自己。马尔凯维奇的演绎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似乎不是将管弦乐队中每件乐器的音色融合在一起,而是使它们对立起来互争高低。如他指挥的《大海》,这是一片永无宁静的狂怒之海,录音时麦克风与乐队很近,故音质有时达到失真的边缘。夏布里埃天真无暇的小曲《西班牙》在马凯维奇的棒下充满火热激情和光辉,虽迷人但有时让人喘不过气来,与西班牙指挥家阿塔乌尔弗·阿根塔微笑般的演绎大相径庭。很难令人相信马凯维奇的《达芙尼与克洛埃》比博尔特从容不迫的版本只短了30秒钟,但速度代表不了什么。在指挥《达芙尼与克洛埃》中的“日出”时,博尔特似乎是在赞叹这一奇观,并在这一美景中迷途不返,而马凯维奇则给人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太阳仿佛是被他一手托起的!这个录音同样既迷人又累人。在这儿,德彪西、拉威尔同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风格之相近再明显不过了。
220915
杨天娲《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
杨天娲《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
这套专辑是小提琴家杨天娲与钢琴家马库斯·哈杜拉合作,演奏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 萨拉萨蒂改编意大利著名歌剧主题的小提琴音乐名作,杨天娲的演奏旋律动听抒情,引人入胜,技巧高超,极富19世纪后期浪漫派的高贵、洒脱、奔放的气息。演奏弓法炫技,音乐处理大方,热情而细致,恰到好处,音色明亮通透,乐句起伏有致,极好发挥了小提琴极富歌唱性、连贯柔美的器乐特质。 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布罗·萨拉萨蒂被同时代的人喻为小提琴家的夜莺,曾有多首大家熟悉的名家之作均是题献于他。而在此同时,萨拉萨蒂也是一位作曲家,擅长从当时著名歌剧中抽取主题旋律或者以西班牙的主题和节奏为基础写成音乐会幻想曲,以展示其出色的演奏技巧,宣泄其丰富的音乐灵感与情感。 第一首《Homenaje a Rossini,Op.2》是取材于罗西尼《Il barbiere di Siviglia》和《Otello》,原来早年萨拉萨蒂是罗西尼家里的常客,并深得罗西尼的喜爱。这首曲子写于早期,不知道大家是否会觉得其创作技巧略带青涩,但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音乐语言中的华丽与炫目,不同的音乐主题有着不同的风格,惊喜不断,一开始短小精干的主题干净利落,精灵有趣而带有一些神秘感,稍作减弱与停顿,小提琴拉起了长句子的抒情旋律,中间部分钢琴一连串的跑动犹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与浅吟低唱的小提琴相辉映衬,忽然曲风一转,音乐变得强而有力,动感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录制专辑的小提琴家是一位年轻中国女孩杨天娲,年幼时师从著名小提琴教授林耀基,演奏感情细腻,充满激情,实在是一位不可小觑的明日之星。
26024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