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客栈

声音客栈

石家庄小楼文化有声书官方平台!
最近节目(10)
作品列表(97)
我的生活
"在民国将领中,冯玉祥“绰号”最多,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植树将军等,个性十分鲜明,其中最具争议的当属“倒戈将军”。 因其倒戈背主的次数最多,有人把其描述为一个“墙头草、随风倒”的投机分子,将其字“焕章”改为“换章”(换章即打麻将中换牌之意),以讽刺其经常倒戈的行为。 有人总结,他的倒戈至少有八次: 滦州起义倒清廷; 护国运动倒袁世凯; 武穴停兵倒段祺瑞; 北京政变倒吴佩孚; 拉郭松龄倒张作霖; 五原誓师倒北洋; 国共分裂倒共; 中原大战倒蒋介石。 而力挺冯玉祥的人则认为,这正是他思想进步的表现,“顺应潮流”。更有人说,这是“不断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种尝试”。 徐永昌曾批评冯玉祥“论变不论常”,有点“时髦肤浅”。 晚年的张学良则说:“冯玉祥这人专门说假话,他差不多没有真话,我跟他接触就有这样的感觉,他的失败就是因为谁也不信他了。冯玉祥手下的人哪,好几个都很残忍;冯也很残忍,他杀人,我对他很难过的,我这人向来不做这种事。” 民国相士彭涵锋见过冯玉祥后,曾以三国人物比喻他是“貌似刘备,才如孙权,而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只袁绍耳”! 但无论如何,冯玉祥都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通过他的自述,我们可以管窥那个乱云飞渡、纷繁复杂的时代。"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一部杰出的成长小说、科普读物。书中,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熊孩子尼尔斯因为捉弄小精灵而被施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小人儿,以前不断被他欺负的动物们则在此时同仇敌忾,这让尼尔斯非常难堪。时值春日,家里的公鹅莫顿禁不住大雁们的呼唤想要跟随他们一起飞向北方,阴差阳错,尼尔斯骑在公鹅背上开始了一段南北往返横跨瑞典全境的长途旅行。   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尼尔斯看到了自己祖国的旖旎风光,增长了许多见识,结识了不少朋友,听到了无数动人的传说,尼尔斯历尽艰辛,经受种种考验,精神意志和品质得到了锤炼。,并逐步改正孤僻、傲慢、自私自利等坏毛病。最后,他如愿地变回原形,回到了父母身边。返回家里的尼尔斯,变成了一个勇敢、机智、善良、乐于助人的大男孩。   这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将动物与人、想象与现实交融于一体,情节曲折、场景丰富,语言清新,富于诗意,深受世界各国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并被改编为电影、戏剧等诸多艺术形式。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迄今已被译成50余种文字,在瑞典,上自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个人自幼都阅读过这本书,而很多读过这部作品的国外读者都会心存感激。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致答谢辞时,首先感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先锋派作家马原在《阅读大师》中也谈到过此书对自己创作的深远影响。"
郁达夫小说全集
"“在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怀里的样子。他好像是梦到了桃花源里的样子。他好像是在南欧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里贪午睡的样子。”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郁达夫先生的《沉沦》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郁达夫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诉诸笔端,文中洋溢着爱国主义色彩,又不乏浪漫主义精神,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以写人写情为主线,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代表。   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革命烈士,又因与王映霞的婚恋纠葛、晚年客死苏门答腊等事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坛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本书收录了目前现存的包括《沉沦》《迟桂花》《迷羊》等在内的全部郁达夫小说作品,能够完整反映郁达夫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和创作成就。"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在以雾都而著称的伦敦有一条贝克街,那里住着一位几乎全世界最知名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他和他忠实的医生朋友华生一起经历了无数千奇百怪的案件。   福尔摩斯不但头脑冷静、观察力敏锐、推理能力极强,而且他的剑术、拳术和小提琴演奏水平也相当高超,平常他悠闲地在贝克街221号B公寓里,抽着烟斗等待委托上门。一旦接到新的案件线索,他立刻会变成一只追逐猎物的猎犬,开始锁定目标,将整个事件抽丝剥茧、层层过滤,直到最终真相大白。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的代表作,柯南道尔创作的侦探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以其缜密的逻辑进行严谨的推理而破案,创立了侦探小说着重推理的流派,对后来流行的推理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译本最多、销量最大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共有4部长篇、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追踪》完成于1886年,柯南·道尔时年27岁,隔年与其他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受到读者欢迎。第二部长篇《四签名》于1893年发表于英美两地。《奇案记》收录12个短篇,于1891-1892年间陆续面世,这时柯南道尔已成为全英闻名的作家。《回忆录》完成于1894年,共收录11个短篇。 1893年柯南道尔在《最后决战奇案》中让福尔摩斯身亡,此举使读者大哗,有超过两万人取消订阅连载故事的《海滨杂志》,甚至连他母亲也提出抗议。1903年,44岁的柯南道尔终于在《空屋奇案》故事里安排福尔摩斯巧妙归来,并接着完成12个短篇,合为《福尔摩斯复出》,于1905年56岁时完成。 1917年结集出版的《他的最后致意》中收录8个短篇,由于故事充分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推出时非常轰动,许多读者以为真有其人其事。《福尔摩斯案例选辑》是他晚年最后一部作品,共12个短篇,1927年出版。此后柯南道尔“安排”福尔摩斯“到英国南部乡间隐居,专心研究养蜂事业了”"
英烈春秋
《英烈春秋》,又名《无盐娘娘》,说的是玉帝六女牡丹仙子见人间天下大乱,欲下凡止息干戈,保护百姓,因错披夜叉皮,面貌奇丑,降临无盐钟离家,取名钟离春。齐宣王夜梦牡丹花,出宫访美女,封钟离春为无盐娘娘。因其貌丑,屡遭陷害。无盐娘娘忍辱负重,大显其才,联合赵、燕,威慑秦、楚,大败韩、鲁、晋、宋诸国,使东齐威震天下,功成后脱去夜叉皮,重返天庭。
魏晋名士小传
"群星璀璨的先秦诸子、独具风骨的魏晋名士、青春昂扬的唐代诗人、儒雅风流的宋代词人,元曲大家关汉卿,明清著名的思想家及文学家王阳明、袁枚、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王国维……   这套“品中国古代文人”书系以纵横的笔墨、现代的眼光书写从先秦至清代对中国文化及文学影响至深的文人或文人群体。以他们的生命历程为经,以他们的经典文学作品为纬,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小传记来勾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作者将丰富的史实嵌进细致入微的文学想象当中,融诗情、史识与深思于一炉,   以独具特色和极大影响力的个体文人的生命演进,展现中华文化与文学的缤纷斑斓。   这本《魏晋名士小传》从建安七子到正始新声,从竹林七贤至各类名士,看他们如何把无聊的人生过得声势浩荡,在世事荒唐里活色生香,在卑微中活出骄傲与风骨。"
啼笑因缘
"谈到“鸳鸯蝴蝶派”就不能不提张恨水,张恨水的作品风靡文坛百年,因著作多、出版多、同时创作多,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等称号。他由《春明外史》初露头角,《金粉世家》声名大譟,而正是这部《啼笑因缘》将他推上写作的高峰。 客居北京读书的杭州青年樊家树到天桥游玩,认识卖艺为生的关寿峰,寿峰女秀姑更暗恋家树。其后家树偶遇唱大鼓的少女凤喜,相互爱慕,树更助喜摆脱卖唱生涯,供她读书。家树虽得富家女何丽娜垂青,亦专情如一。其后,凤喜三叔贪图富贵,使喜亲近刘大帅,刘更迫喜作妾,喜不知如何是好。刘大帅以杀家树威胁凤喜,喜含泪应允。其后树与喜重聚,二人余情未了,一次私会后,事情为大帅知悉,喜被拷打成疯。寿峰与秀姑冒险助树救出垂危的喜,更把大帅杀死,可惜寿锋亦中枪而亡,临终将秀姑托付家树照顾。   《啼笑因缘》创作灵感,源自于好友与军阀争大鼓书女的真实事件。此书一改过去红楼梦式登场人物众多的特色,多著墨于情节的铺陈与变化,除了情爱牵缠,更融社会批判于其中,还含儒家、佛家思想,融入当时流行的武侠风格。 此书1930年末出版后,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潮,不但引发电影、戏曲、曲艺、舞台剧以及后来的电视剧改编狂澜,版本之多,堪称中国现代单部小说改编的最高纪录。同时,在市面上流通的续书伪作就多达数十种,原本张恨水不拟作续篇,但在舆论的压力之下,也不得不勉为其难了。"
太阳照常升起
"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相差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迷惘的一代”的发轫之作,海明威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本书也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全面展示了海明威作为20世纪世界文坛领军人物的艺术风范。 海明威和第一任妻子曾三赴西班牙参加奔牛节,这段真实经历是故事的创作背景。"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书中描写了近二百名各式人物,生动表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及官绅的众生百态,历来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学界的重视。全书共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了人们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堪称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同时热情地歌颂了一些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 《儒林外史》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又极具个性的讽刺艺术。塑造人物时,能秉持公心,不虚美,不隐恶,借喜剧性的情节,揭示悲剧性的内涵,令人笑中带泪,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小说词义婉曲,叙述含蓄,冷静蕴藉,常常是用白描的笔触,“不尚夸张,一味写实”,让生活的真实来显现讽刺的力量。 鲁迅称作者吴敬梓是曹雪芹外“伟大”的古典作家;认为《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则自称是敬重吴敬梓先生的“吴迷”,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有论者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四十自述
"《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在本书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 从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年仅十四岁就告别故里,到了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找寻生命的出路。从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直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进程。当我们读到胡适描述寡母主持大家庭的艰难苦楚,胡适追怀她如何以“慈母兼任严父”的角色教诲自己的点滴,个中困顿辛酸的滋味,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当我们读到胡适自述参与《竞业旬报》事业的段落,看他如何以笔为枪,以文字为弹药,向大清帝国“宣战”,也让我们想像他俨然是位留着辫子的革命党的风采。 胡适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都有重要贡献,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影响力巨大。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 这部自传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生活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民国时期文人中国梦的思路,当时知识分子寻求进步的轨迹的重要内容。 《四十自述》为读者打开的窗口多彩缤纷,不仅是瞭解少年胡适生命史的重要渠道,也对省思近代中国的变局,深具启发意义。"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丨周作人先生回忆兄长鲁迅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是由周作人生前亲自编定的文集,出版后后屡经增补,是理解鲁迅小说必读之作,同时也是非常有分量的鲁迅研究资料,真实还原了有血有肉的“人”之鲁迅。
鲁迅的故家丨周作人先生回忆兄长鲁迅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从“百草园”、“园的内外”、“鲁迅在东京”、“补树书屋旧事”四部分,记述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交游情况。他以摄像机式的“旁观者”角度,再现了鲁迅丰富多彩的童年、庞大的家族、往来的好友、及至成长经历,不仅重笔勾勒活动于园内外的鲁迅,而且兼及背景中隐现的人、事和物,在其“生活着的空气”中,徐徐延展出一卷卷清末民初风俗画。
朱元璋传
朱元璋出身低微,做过放牛娃、和尚、乞丐,后来参加农民军,一路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刘邦都是草莽出身,而朱元璋的起点比刘邦更低。作为封建统治者中的“异类”,他的生平勾起后世人无数的好奇心。 《朱元璋传》讲述了朱元璋少年时乞讨度日、青年时四处征伐、中年时统一天下登顶帝位,到老年时殚精竭虑,为子孙铺平道路,充分展现了朱元璋跌宕起伏的一生。生动刻画了一个既勤政又残暴,既有胸怀又重猜忌的复杂矛盾的“人”的封建帝王形象。 本专辑依据的是吴晗先生1949年版本的《朱元璋传》。一般历史学家认为1949年版本的《朱元璋传》水平最高,书中大量参考了《明史》《明太祖实录》《廿二史札记》及明人笔记等资料,仅注释达六百余条,真正做到下笔有出处。1949年版本相比1944年版本史料更翔实,而与1955年1964年版本相比,则更加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朱元璋传》是吴晗的代表作,在明史研究和传记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太极宗师杨无敌丨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成长记
《偷拳》原著讲的是世居直隶冀南广平府的杨露蝉,承先人余荫,席丰履厚,广有良田,无奈身体孱弱,从小多病。老父亲爱子心切,唯恐他夭折,于是读书之余,让他跟随护院的拳师习武强身。杨露禅痴心学武,别家舍业,寻访名师,后为了投师陈长兴学习陈式太极拳,不惜装哑巴,做叫花,险些冻饿而死,方进得到陈家做了家丁,才有机会学艺“偷拳”。正是一颗诚心打动了陈长兴,陈长兴将一身功夫都传授给他。最终,杨露禅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杨式太极拳,成为了一代太极宗师。
历史的镜子丨单田芳弟子赵亮演播
"一代大师吴晗用崭新的史家思维改造传统的“史论”文体,以犀利的笔锋告诉读者:读史绝不是简单的猎奇,而是要在史料的空隙间,探寻历史与现实的相通之处,找出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 《历史的镜子》是吴晗自己编辑的第一本杂文集,出版于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国家百废待兴而又内战阴云密布的1946年。本书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突出了吴晗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探究,作者从先秦到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撷取或奇人,或轶事,品评忠臣名将,畅谈才子佳人,纵论社会现象,文字洒脱,态度严谨,内蕴深刻,异彩纷呈,让人读来赏心悦目,又回味无穷。吴晗在书中集中论述了社会风气的堕落、政治的腐败、人民的困苦与国家兴衰治乱的关系,提出了改良社会风气、限制权力、根除腐败、实行治人与治法结合的民主政治、实现报刊与言论自由等众多现实问题,时至今日,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暴风雨前丨李劼人代表作丨田翔演播
"《暴风雨前》是李劼人先生“大河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一种伸缩自如的叙述中展现主流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相叠印,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再现1901—1910年间中国的社会状况。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成都为背景,其中既有以郝家为代表的传统贵族家庭,也有以伍家为代表的下层小市民家庭,中间穿插尤铁民、田老兄等革命积极分子,反映了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生活和选择。小说还细致全面地展现了近代四川的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的四川省情有重要作用。"
鲁迅的青年时代丨周作人先生回忆兄长鲁迅
《鲁迅的青年时代》为鲁迅去世二十周年时,周作人先生应报刊之邀所写纪念文字的结集,是继《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之后又一部追忆鲁迅的著作,旨在讲述鲁迅文学创作的“始基”。其在前者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事实,且更为系统地介绍了鲁迅早年生活情状、学问兴趣所在、思想形成根基等。
两地书丨两位“新青年”的倾心笔谈
1925年3月11日,时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文科三年级学生、女师大学生自治会总干事、正在进行的女师大风潮即驱杨运动中的领军人物、笔名景宋的许广平发出了她致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女师大兼职教师鲁迅先生第一封信,题头是“鲁迅先生”,落款是“谨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
春明外史丨百年前北京生活图鉴
张恨水“用作《红楼梦》的办法,来作《儒林外史》”,本书背景宏阔,豪门、妓院、剧场、公寓、会馆、学校、高级饭店、俱乐部、庙宇、名胜无所不包,广泛描写党、政、军、警、学、商各阶层的生存状态,上到总统、总理,军阀、巨贾,下到戏子乞儿贩夫走卒,三教九流,穷尽各色人等。尤其对底层社会小人物的举手投足、情趣追求描写得呼之欲出,又有“野史”之趣,耐人寻味,是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图,堪称经典之作,至于其间对诸如少帅张学良等人物的影射,更使读者/听众犹如探宝寻谜,往往怡然新会。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是张恨水的四大代表作。张恨水凭借《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意义更是非同凡响。本书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读之既可当作北京民俗资料观摩,亦可作为民国野史消闲。
大清王朝1860丨末日中兴·三十年
《大清王朝1860》是著名历史小说家张鸿福先生的又一力作,讲述了晚清三十多年洋务运动波澜壮阔的历程,书写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克服重重困难,创办洋务实业的艰难曲折。同时,作者以新的史学眼光,重新挖掘和刻画了诸多反洋务派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深刻揭示了他们的制度性困惑和文化精神的内在冲突。并通过对以唐廷枢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悲剧性命运描写,折射出中国在近代化、工业化过程中所遭遇的巨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