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伯、德彪西、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丹麦大提琴家本特森与钢琴家卡夫塔拉泽合作,演奏巴伯、德彪西、普罗科菲耶夫的大提琴奏鸣曲,以及德彪西为大提琴、钢琴所作的谐谑曲、间奏曲。
巴伯《c小调大提琴奏鸣曲》完成于1932年,这是他去欧洲的时候写的,当时刚从柯蒂斯毕业,这部作品献给了自己的作曲老师。这部作品的开头与勃拉姆斯的《F大调奏鸣曲》有着惊人的相似,明显地表现出巴伯对勃拉姆斯的敬幕,说明了巴伯的创造深受传统音乐的影响,同时也展示出作品浪漫主义的特性。
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于1915年。这是他与身体的病魔和精神的苦恼斗争中,完成的独特而新颖的奏鸣曲,此曲燃烧着巨人般强烈的求生意志与澎湃的热忱,表现出独特的奋斗精神。有人说这部作品受到舒曼的直接影响,但在此曲中所欲表现的灵性则是更加直接地流露,具有简洁纯净的美感,与鲜明的色彩对比。此曲使两个世纪以来,彷徨停滞的法国器乐传统以新的姿态与生命复活起来,同时它也成为二十世纪大提琴文献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19,作于1946年。此曲在沉静而忧郁大提琴声中展开,在极具张力而辉煌的第三乐章结束,已明显地呈示了其晚年极度单纯和形式的古典风格,依附着丰富旋律构造乐曲为其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