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listen-tag
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1975年:西贡小姐的眼泪,疯人院的狂欢

00:00
32:3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高晓松

高晓松

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关注
晓年鉴
1.1亿
高晓松全新文化播客《晓得》11-22上线,搜索“晓得”即可收听!高晓松:知名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你将获得在;1、1500分钟历历在目的穿越之旅;2、50年的时代精彩记忆;3、50岁后回望半生高晓松式经验;4、横跨文娱政经、贯通中西世界的知识盛宴;5、和历史和时空和人生真正的共振;6、52期特别年代节目——《请回答》系列,邀请相关年份事件的名人大咖在场畅聊,拓展更多话题,透露当年更多细节,全面呈现当时的社会全貌。 每周三晚上更新
矮大紧指北
2.5亿
高晓松全新文化播客《晓得》11-22上线,搜索“晓得”即可收听!这里是最活、最真、最接地气的反面高晓松。矮大紧:北京胡同人士。形貌乖张,间歇性智障。 高晓松没说的话,矮大紧讲给你听! 这里有: 星期一:指北排行榜|私人主管排行,评委多达一人 自由随性的态度、剑走偏锋的规则,烧脑走心的条分缕析 星期三:文青手册|武装到牙齿的文艺青年 腔调修炼顶级秘籍。贯穿多个艺术门类,亲历无数文艺人事。 星期五:闲情偶寄|随心随性的音频版朋友圈 大紧生活流水账,胜似老友唠家常。每周与各位知音汇报。
晓读
80.5万
晓读书,AI大紧为你读书,每晚10点您枕边的晓读物。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3146条)
庞嘉耀
2018-12-26
我外公是江门市水运公司第一船队的员工,那时候一家子负责经营着一条小货船(俗称仔乸船)。外公负责开船,外婆负责船上人员起居饮食,舅舅长大后也跟着船帮忙,后来因为人手不足水运公司还派了一个青年小伙加入这条船一起工作。所有的船按水运公司派的任务穿梭于珠三角城市运输各种货物。1975年冬某夜,我妈那天刚好休息没事就也跟着船帮忙,因此才得以今天向我讲述这个故事。由于那天从顺德三洲运完货归航太晚,大半夜进入支流河道行驶比较危险就没有回到蓬江(江门河)常驻地,而按规定停靠在蓬江注入西江的河口,江门市中心医院对开的岸边。时值隆冬又置身江上,船上的人倍感寒冷早早就钻进被窝睡觉了。凌晨一两点左右,外公突然被江面上传来的尖叫和呼救声惊醒,发现江上竟然有几个人溺水呼救。于是便马上叫醒船上所有人,自己马上跑向驾驶室把船驶向呼救声传来的方向,发现溺水者一共有五人,其中还有一个孕妇。他们是江对岸岛屿潮连镇上的村民,因为半夜孕妇肚子作动感觉即将分娩,可是当时镇上的卫生所半夜不开门,迫于无奈孕妇夫妻只能连同孕妇的妈妈还有哥哥姐姐撑了一只木筏希望渡江来到市中心医院生小孩。没想到木筏到了江心发生了意外导致五人同时坠江。在一家人生死一瞬间,船上所有人合作奋力将他们救起并送往岸上的医院急诊。在这个惊险的清晨,一个小女娃顺利降生。认了我外公和前面提及那位青年小伙做契爷(干爹),从此两家结缘。时至今日我外公都去世三十年了,那一家人依然念念不忘当年的缘分。每当地里长了上好的农产品就惦记着往我们家里送。1996年连接潮连镇和蓬江区的跨江大桥通车了。时至今日潮连镇也已经逐步城市化,镇上也有了24小时的急诊卫生院。
唐_宇
2018-12-26
我记得在“文革”后期的1975年,社会逐渐稳定下来经济形势也略有好转,轻工业品的销售量也有所增加,市面上开始不定期的有一些“上海牌”手表上柜。但是,买一只“上海牌”手表仍然要收10张工业券。当时手表市场上还有天津产的“东风牌”手表,属于我国的第二大名牌,“上海牌”手表是我国第一名牌。 那年4月份的一天,我听到太原市大南门亨得利钟表店要卖一批“上海牌”手表。于是等天刚黑下来,我就来到大南门亨得利钟表店靠南头的一个小窗口外排队。当时唐明饭店还没有建起来,亨得利的南面是一堵围墙,我们等待买表的人就都沿墙而卧,熬过了艰难的一夜。没想到第二天天亮了,知道消息的人越来越多,足有上千号人把原本整夜排队的人都冲散了。没有办法,只好从新又排队,整晚上睡地面又挨冻的辛苦白瞎啦。我记得这一天下足了功夫还是没有买上手表,过了几天老父亲终于给我买到了一块向往已久的,心爱的“上海牌”手表。手表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值钱的大件了,还有自行车、缝纫机,当时被人们称为家庭重要的“三大件”。上海牌17钻手表是120元一块,我买的是新款的上海牌19钻手表是125元一块。我刚参加工作那阵子,第一年每月工资20.60元、第二年22.60元、第三年25.60元,出徒每月工资38,90元。我属于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人每月工资40,50元,和工厂相比还算高的呢。 现在各式各样的手表货源丰富、琳琅满目,档次都已经降为地摊上卖的东西了,每块手表20元钱随便挑,真是无法想象。想当年,我二哥从太原市内转到西山北寒上学,为了掌握时间就把家里桌子上摆的马蹄表硬是塞进了上衣口袋,就是为了能看看时间。可以想象,为了能看一下表得费多大的事。我记得刚 上初中那阵子,外班有一位女同学上课间操时戴着一块手表被同学们发现了,顿时引起了全校的轰动,戴表的女同学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戴手表的人已经不多,取而代之的是手机,既能看时间又能打电话。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太快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上帝在看我
2018-12-28
我,辽宁鞍山人,1975年“2.4海城大地震”成了我们全家人的共同记忆。我舅,舅妈,大姨当时整好在震中地区下乡,大姨还被倒塌的房子困住了,后来获救。奶奶家,因为穷,地震以后修不起房子,在简易地震棚里住了好久,之后就今天一砖,明天一瓦的垒起了一个小平房。那座平房后来经历了四代人,奶奶爷爷已经过世很久,房子也没人住了,但只要一提到“家”,我的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那座地震后艰难垒起平房。 尴尬的是40多年了,那房子一直不给办正规房本😂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