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87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法朗克、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的钢琴独奏作品。 除了肖邦的作品之外,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的键盘作品大量地出现在鲁宾斯坦的节目单上。鲁宾斯坦演奏为数众多的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在他漫长的职业演奏生涯中,有两首特别地是他的最爱。其一为《热情》奏鸣曲(作品五十七);另一为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三十一之三。阿图尔·鲁宾斯坦录制了三次的降E大调奏鸣曲,这里所收录的是第二次、于1964年的录音。这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的作品之所以强烈吸引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如歌的音色、钢琴的优雅和旋律的激荡(特别是其第二和第四乐章)的独特结合一种阿图尔·鲁宾斯坦富有的特质。阿图尔·鲁宾斯坦诠释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他演奏这位作曲家的方式也许曾受过已被遗忘的法国钢琴家艾杜瓦·里斯勒(Edouard Risler)的影响,年轻的阿图尔·鲁宾斯坦曾经听过他演奏全本的贝多芬奏鸣曲。“直到现在,”阿图尔·鲁宾斯坦在自传中回忆到:“我再也没有听过任何人能演奏这些奏鸣曲如同黎斯勒一般美丽而动人,他忠实的演奏它们,就好像它们对他说话一样,显现了这些钜作的高度浪漫本质。人们似乎忘记贝多芬是第一位可被称为“浪漫派”的作曲家,简而言之,他利用自己的创作天分,在他的音乐中刻画出他的绝望、他的欢乐、他对自然的感受、他的愤怒的爆发,最重要地,他的爱。他利用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华,完美地展现这些情绪。谈论贝多芬时,再也没有比“古典”这样的字眼更令我陌生的了。” 鲁宾斯坦对勃拉姆斯的音乐的终身奉献斑斑可考。事宾上,他在1971年表示:“勃拉姆斯的音乐和我关系紧密尤甚于我那伟大的同胞肖邦。早年我有幸成为约瑟夫·约阿希姆——传奇的勃拉姆斯的诠释者、建言者和友人的门生,经由他我一阅始就浸淫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记住,我十岁那年勃拉姆斯才离世,所以对我来说他是在世的作曲家,而非“老大师”。现在我仍然以这样的感觉来接近他的音乐,以我自己的方式,尝试演奏出早年成长时所喜爱的那位勃拉姆斯的本质。”
节目(27)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纽曼《德沃夏克·第七、八、九交响曲》
109
这张专辑是瓦茨拉夫·纽曼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第七、八、九交响曲》。 瓦茨拉夫·纽曼(Vaclav Neumann,1920-1995)捷克指挥家,1920年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纽曼最擅长是捷克音乐,特别是德沃夏克的交响乐作品。纽曼的指挥强调抒情性与弦乐的歌唱性,他是指挥捷克及东欧作品的权威,他率领的捷克爱乐乐团在演奏东欧作品时有一种原汁原味的韵味。虽力度与幅度都不如西欧的重量级乐团,但弦乐之美、层次之细腻也令人刮目相看。纽曼在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时,不但完美地保留了它原有的雄厚实力,而且在这一基础上又使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纽曼的训练指挥下,捷克爱乐乐团的演奏显得音色更加明亮、色彩更加绚丽、音响更加丰满,而其中又尤以弦乐的合奏显得细致、准确、协调和充满韵味,这也难怪,因为纽曼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弦乐演奏家,而这种直接的感觉所带来的影响,的确是非常独到和富有效果的。 纽曼是一位风格非常细腻的指挥家,也许是他身上所固有的斯拉夫民族气质的关系所至吧,他指挥的音乐非常富有抒情性,在对乐曲的表达处理上,他给人的感觉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对感情的处理与控制恰到好处,而对待声音的处理则显得十分清晰和干净。纽曼是一位很好地掌握和表现斯拉夫民族精神与气质的指挥家,他对于这类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的演释是非常出色的,当然,要说最为出色的还是要数捷克作曲家的作品,他对于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和苏克等人的作品,可以说是最为擅长和具有权威性的了,这种特征无论如何是与他和祖国之间的民族血脉关系紧密相联的,这里面既有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直接影响,又有着生活习俗和精神因素的间接关系,因此无论从思维上还是从气质上都能够达到一种自然的协调一致,这些方面应该说是纽曼能够极其成功地指挥本民族作曲家的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纽曼是20世纪中优秀的指挥大师,他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名誉是十分突出的,在捷克,他曾于1977年获得了象征着最高荣誉的“捷克人民演员的称号”,而在国外,他是被人们称为是一位极富才华的、为他的祖国赢来巨大声望的一流指挥大师。
布劳提甘《海顿·键盘独奏作品全集》
345
这套合辑收录了罗纳德·布劳提甘以古钢琴演奏的海顿全部键盘独奏作品。也许初听上去似乎不如现代钢琴温婉,也可能不如现代钢琴余音绕梁,但细细听下去,相信会感受到乐器之王的纯粹魅力。 罗纳德·布劳提甘(Ronald Brautigam,1954-)荷兰著名钢琴家,出身于荷兰最著名的史威林克音乐学院,师从荷兰钢琴大师Jan Wijn。之后前往伦敦和美国继续深造,并曾追随鲁道夫·塞尔金学艺。Ronald Brautigam在1984年获得了荷兰音乐大奖。他特别擅长演奏古钢琴,之后逐渐成为古钢琴界权威,更是当今倡导莫扎特时代钢琴艺术的名家。 海顿一生共写有62首钢琴奏鸣曲,主要用古钢琴为教学和个人演奏。早期的钢琴奏鸣曲通常用“嬉游曲”和“奏鸣曲”作为标题,多半保留三个乐章的形式,并且三个乐章统一在同一调性上。其后海顿又较多模仿北德乐派大师C.P.E.巴赫的奏鸣曲。1771年海顿受到“狂飙运动”影响,18世纪80年代后海顿的创作在旋律风格与结构上受到莫扎特影响。经历了一生与音符为伴的时光,海顿开始在晚期的作品中显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气象。这时的海顿已经不再需要功绩、名利,而老来受到尊崇的他也逐渐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偏好,除了保持乐观、真诚、爽朗、幽默的性格以外,他开始追求新的乐思与立意。
纽曼《德沃夏克·第一、二、三交响曲》
44
这张专辑是瓦茨拉夫·纽曼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第一、二、三交响曲》。 捷克爱乐乐团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资格交响乐团,它曾入选过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的阵容中。这个乐团在历史上曾经与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合作过,比如捷克伟大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就曾在这个乐队中担任过中提琴演奏员,另外著名的捷克指挥家塔里希、库贝利克和安切尔等人,都曾担任过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特别是塔里希,他曾领导这个乐团达20年之久,为这个乐团赢来世界声誉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凑巧的是这位老一辈大师正好是纽曼的指挥老师。 在欧洲地理上,捷克和斯洛伐克是斯拉夫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而它们的音乐艺术在世界上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捷克,它的音乐艺术曾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起到过推波助澜的显著作用。早在18 世纪初,曼海姆乐派中活跃的作曲家卡·斯塔术兹和里希特等人,就为欧洲交响乐的诞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到了19 世纪,卓越的捷克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苏克和诺瓦克等人,又以他们特有的天才,为世界音乐宝库中增添了一笔满载斯拉夫民族精神与气质的优秀作品,因此可以说,捷克这个国家是一个对世界音乐艺术有着特殊贡献的国家,它的历代作曲大师都是最富民族特色和天才能力的突出人物。 然而这个国家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也同样在世界上拥有着显著的地位,19 世纪著名的小提琴家塞夫契克和扬·库贝利克,曾对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起到过带有阶段性标志的重大作用,而作为指挥艺术来说,这个国家也可以说是一个指挥大师层出不穷的地方,从早期的塔里希、斯美塔契克、安切尔到稍后的拉·库贝利克、斯洛瓦克和纽曼等人,无不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这些知名的大指挥家中,纽曼是一位有着特殊影响的人物,在捷克指挥艺术中,他既是一个很好的继承者,又是一个很好的发扬传播者,因此用承上启下这个词来形容他是十分恰当的。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2)》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录音,包括舒曼、格里格、圣-桑、肖邦、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作品。 鲁宾斯坦几乎等于用声音写下自传,他的每一个乐句、重音、音符、气氛都是不疾不徐的清晰明确而且简洁优美。长期以来,阿图尔·鲁宾斯坦一直是新音乐的拥护者(斯特拉文斯基为他把《彼得罗希卡》改编成散拍节奏的钢琴曲、法雅为他创作《贝蒂卡幻想曲》),古典乐曲则成为他的战马。阿图尔·鲁宾斯坦毫不显柔弱气息的肖邦,就如同他演奏的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典雅而且不多愁善感。对于德国曲目来说,这些特点正是最好的诠释方法。优雅、有自我见解正是阿图尔·鲁宾斯坦诠释协奏曲的本质,从圣桑热闹的G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到舒曼钢琴协奏曲装饰奏与尾声淘气的复杂节奏,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克利普斯的帮助下,以全然典雅高尚的风格呈现出来。阿图尔·鲁宾斯坦曾经在童年时期演奏过葛利格钢琴协奏曲,而他在1942年与奥曼第录制的第一版格里格钢琴协奏曲是当时销售量最好的唱片一张。至于和华伦斯坦的合作,阿图尔·鲁宾斯坦让音乐回归沉静不矫情的面貌,整个慢板乐章与终乐章F大调的前奏曲都添加了诗意十足的弹性速度,格里格式的渐慢与休止符不失动力与结构张力(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如果说阿图尔·鲁宾斯坦重录柴科夫斯基是为了弥补1932年与巴比罗里合作版本力量上的不足(或许这是来恩斯朵夫最重视的一点),1963年版本的确是更接近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观点。乐曲的装饰奏富有沉静的优雅精致及现代感,保留了乐曲的优越之处;同样地,简朴的小行板也有同样的效果。诙谐曲乐章的前奏是多么有活力,阿图尔·鲁宾斯坦很少使用踏板,木管与左手的“拨奏”会让人产生是大提琴在演奏的错觉,艺术效果十分超群。
12015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劳(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劳(1)》
这张专辑收录了克劳迪奥·阿劳演奏的代表作品,包括巴赫、李斯特、勃拉姆斯等的独奏曲。 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1903年2月6日-1991年6月9日)智利钢琴家。自幼有神童之称,曾到柏林求学,后定居纽约,持续其国际钢琴大师的演出生涯,誉满全球,公认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阿劳的演奏曲目范围十分广泛,从巴洛克到二十世纪的作品均有独到的建树,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的感情结合完美,并通过丰富的音色变化和辉煌的演奏技巧展现作曲家的音乐构思。录制了大量的唱片,是贝多芬、肖邦、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作品的权威演奏家,最脍炙人口的录音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克劳迪奥·阿劳的演奏富于个性,而又充满感情,技术上无与伦比。据说他为人温和、儒雅,这从他的演奏中就可以感受到。阿劳的琴声与众不同,他的音色丰富、厚实,如同陈年佳酿的葡萄酒。对于这点,有人认为阿劳的琴声听起来含混、粗重,也有人喜欢这种较“圆”的声音,认为听起来像管风琴,还有人说阿劳的手就像是在松软的琴键上翻耕。早年的阿劳享有“炫技大师”(Virtuoso)的称号,但中年以后,他演奏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深思熟虑。许多评论家认为在他最亲近的母亲去世之后,阿劳的整个风格变得内省而有节制,少了许多即兴成分。阿劳认为艺术是神圣的、神秘的、灵性的东西。艺术不是单纯的娱乐或者心理治疗,而是严肃的生活方式。听阿劳弹琴,会觉得自己置身在他那沉思凝重的心灵里,世界不再那么喧闹、那么乱糟糟。阿劳在台上全神贯注,犹如一个禅宗的法师,犹如一个弓箭手,弓、箭、靶的三点连成一体。阿劳是一位高尚的音乐建筑师,一个个恢宏庄重的构思为他永远敬仰和热爱的音乐服务。阿劳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事业奋斗,从一名神童步向一代大师,不断地到世界各地演出,并留下了大量的唱片,最终无愧地取得了世界公认的钢琴泰斗的声望。在阿劳迈入八十岁之际,他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在1982至83年的音乐季中,国际上大部分的音乐媒体把这称作“阿劳的年代”,以示对他的敬重与荣耀。
661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1)》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录音,包括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鲁宾斯坦天性慷慨,富于冒险精神,堪称当代最佳的西班牙音乐诠释者之一,他那阿尔班尼士“依贝利亚”(Iberia)绝妙无比的演奏更足以荣耀地所钟爱的西班牙,这也刺激斯特拉文斯基将“彼德洛希卡”改编为钢琴曲,阿图尔·鲁宾斯坦也是席玛诺夫斯基《第二钢琴奏鸣曲》与后续许多品的世界首演诠释者:要是没有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大力推广,维拉-罗伯斯(Villa-Lobos)的许多作品恐怕也没有得见天日的机会。虽然如此,在阿图尔·鲁宾斯坦大量的演出录音当中,却独缺完整的“依贝利亚”、“彼德洛希卡”和席玛诺夫斯基的奏鸣曲全集,殊为可惜。 鲁宾斯坦的肖邦演奏也受到他致力于新作品作风的影响。像阿图尔·鲁宾斯坦一样,在其演奏生涯中风格与手法有如此革命性转变的钢琴家,可说是少之又少。为求消弭大众对肖邦音乐有如沙龙花花公子的刻板印象,阿图尔·鲁宾斯坦将一股清新与活力注入其诠释当中,以高尚的情感取代感伤、以力量和高贵取代病态与神经质,并以清晰而明确的音乐线条方向取代含糊的“浪漫”迂回与自我耽溺。刚开始时,阿图尔·鲁宾斯坦这种肖邦风格遭到一阵质疑,其清新之气与高贵风骨被责为冷酷无情,但数年后即转谤为誉,大众一致推崇阿图尔·鲁宾斯坦堪称最伟大的肖邦钢琴家,因为他能在肖邦高卢式的精准与斯拉夫式的热情中求得完美无瑕的平衡。他这种点铁成金的能力得来不易,潜沉的使命感逐渐取代早期的肤浅放荡。他曾大言不惭地告诉一群仰慕者,他演奏的掉音多到可以拼成一首交响曲:由此观之,他早期成功乃肇因于其直截了当的亲和力,而非之后学究式的一本正经,此时他一反其原有个性,生命中较为深沉严肃的一面已展现出来。阿图尔·鲁宾斯坦曾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人说父亲是本可成器的二流钢琴家。因此从四十七岁起他才开始大幅增修演奏曲目,原本的活力依旧,但要增添对细节的注意与对原谱的谨慎态度,为早年的旺盛精力与轻佻所掩盖的从容气度,此时便展露无遗。
283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肯普夫(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肯普夫(2)》
这张专辑收录了威尔海姆·肯普夫的演奏录音,包括舒伯特、贝多芬、莫扎特、李斯特、巴赫的钢琴作品。 直到现在,乐评界仍然喜欢批评德国钢琴家演奏的肖邦与李斯特。然而,五十多岁的肯普夫不只留下一些有趣而且风格独特的肖邦录音,布伦德尔还认为肯普夫是本世纪最优秀的李斯特演奏者。不过在谈论李斯特之前,还是先谈谈三首维也纳古典作品:舒伯特《第十六钢琴奏鸣曲》D.845、贝多芬《第二十七钢琴奏鸣曲》与莫扎特《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肯普夫有些舒作伯特录音过于讲究细节,但是这首十六号奏鸣曲是肯普夫如何诠释简单小曲最美好的例子,也是布伦德尔最喜爱的肯普夫录音。贝多芬《第二十七钢琴奏鸣曲》可能是个性最像舒伯特的乐曲,两个乐章形成完全对比:第一乐章锋利而且富戏剧性:第二乐章的旋律优美。肯普夫同时表现出这两种特质。在第一乐章里,他以精巧的节奏带给我们生动鲜明而又感性的贝多芬;第二乐章非常美,旋律就像直接从贝多芬耳朵灌注到我们耳里。 布伦德尔认为,肯普夫演奏的莫扎特《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是另一个时期的档案:“现在不这么弹莫扎特了。”现今的演奏家更注意莫扎作品的阴暗面,肯普夫却完全不同。从1990年代看来,肯普夫的莫扎特无忧到令人吃惊,完全不在谱面上添加任东西,但是肯普夫却把莫扎特和声中的魅力自然带出。现今已经没有钢琴家会像肯普夫这样弹奏莫扎特,就连与肯普夫同时期的钢琴家也不会这么做,但是从肯普夫的诠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莫扎特的音乐是多么高雅、平静、简单与自然。 肯普夫弹奏李斯特是同样简单、美丽而动人。这次的录音在先前发行的时候,布伦德尔曾经为这位还遭受误解的匈牙利大师写过一感人的辩白。布伦德尔认为,李斯特是个高贵而又柔和的人,就像肯普夫所演奏的李斯特作品。李斯特是位不可思议的“钢琴管弦乐家”,而肯普夫从乐谱中了解到李斯特对钢琴音色惊人的见解,以及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演奏技术。肯普夫更结合了观察力、幻想力与熟练的技巧,由衷的弹奏出李斯特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肯普夫知道应该如何拿捏分寸,夸张只会乐曲整体效果减分。
6192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肯普夫(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肯普夫(3)》
这张专辑收录了威尔海姆·肯普夫的演奏录音,包括舒伯特、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舒曼、福雷的钢琴作品。 莫扎特1776年完成的《第八钢琴协奏曲》K246。就像布伦德尔在评论《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所说的,1990年代已经听不到这样的莫扎特了;整部曲子听来就是那么简单、顺畅,完全不在谱面上添加任何东西,而可能是莫扎特拿来做为教材的《第八钢琴协奏曲》K.246,更不是一部要让人产生窥探他往后协奏曲创作风格用意的作品。肯普夫完美地以无忧、精力充沛的方式来诠释这部作品。与听众分享他所喜爱莫扎特作品中高贵、优雅与幽默。《第八钢琴协奏曲》与《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同样与指挥莱特纳合作。 莫扎特改编自葛路克歌剧的主题与变奏录音有另一个故事。首先,1783的莫扎特已经进入创作成熟期阶段,他喜欢站在听众面前,喜欢为他们即兴演出。据说这首曲子是莫扎特是在音乐会上即兴演奏后立刻写下的作品。当时年近七十的葛路克是是歌剧界大佬,他在1783年参加莫扎特在维也纳的两场音乐会,莫札特于其中一场音乐会中即兴以这首作品做为这位贵客的颂歌。这是一首可爱且旋律匀称的作品,但是莫扎特让它的内容更丰富而且更适于以钢琴来演奏,音乐也传达出莫扎特当时的快乐。故事到此为止。肯普夫的确抓住莫扎特作品中兴奋与在群众面前演出的歌声,这是他在1956年的现场录音。对肯普夫来说,这首快乐的小曲与第八或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完全不同,或许肯普夫的表现稍微鲁莽了些,但是那种精力充沛而又带点冒险性的感觉却是在录音中听不到。 无论是在录音室或音乐厅里,贝多芬当然是肯普夫生命:他第一次录音的曲目就是贝多芬的钢琴小曲(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任何唱片存在),他在不同的时间陆续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两次)与五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两次),和傅尼叶、梅纽因也留下珍贵的室内乐录音。这里选出的两首钢琴奏鸣曲:第二号、第十一号表现出肯普夫最好的一面。肯普夫的演奏爽朗明快而且抒情,每个音符都恰如其份,有人赞美他不在音乐里加入过多个人情感或物质上的负荷,他从生活与个性上得到灵感,让经常被忽略的《第十一钢琴奏鸣曲》出现优美自然的音乐语言。
373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米凯兰杰利(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米凯兰杰利(2)》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尔图罗·贝内代托·米凯兰杰利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肖邦、蒙波的钢琴独奏作品。 在年轻的米凯兰杰利曲目单上,贝多芬的作品只出现第三号、第十四号 《月光》与《三十二钢琴奏鸣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三重协奏曲与《帕伊谢洛歌剧主题与变奏》WoO69、变奏曲、三重协奏曲。《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在1950年代就从曲目中删除,米凯兰杰利把精神集中在其它三首作品,特别《第三钢琴奏鸣曲》与《第五钢琴协奏曲》。这两首作品在1950、1960年代成为米凯兰杰利最常弹奏的曲目。或许是为即将到来的贝多芬挺生二百周年纪念预做准备,米凯兰杰利在1960年代开始练习新的奏鸣曲与其它协奏曲。 米凯兰杰利是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他在公众面前弹奏类似这样的新曲子前,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与练习,最后,他并没有冒险一试弹完全部五首协奏曲。不过,米凯兰杰利还是把《第一、三协奏曲》加入自己的曲目上,虽然他并不常演奏这两首协奏曲,最常弹奏的还是第五号。除此之外,米凯兰杰利也把第四号、第十一号、第十二号、第二十八号(虽然他于1970年5月6日在德国波昂宣布要弹奏这首曲子,最后却以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取代,而且第二十八号再也没有出现在演奏曲目上)钢琴奏鸣曲纳入曲目。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擅长把《皇帝》钢琴协奏曲演奏得如此华丽出色的人,却不肯让自己挑战《华德斯坦》、《热情》、《告别》奏鸣曲,或是《汉马克拉维》,反而挑选第四、十一号这两首不是那么难、从历史角度看来也不是那么重要的奏鸣曲。不过,米凯兰杰利的艺术发展过程一直充满这样的问号,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非音乐家本人所言,或是由学生、友人所透露音乐家所说的话语一定会产生误解。比较四十年来所有《第五钢琴协奏曲》与《第三钢琴奏鸣曲》诠释版本间的不同时,可以验证米凯兰杰利在“诗情”这个课题上的发展。 录制于1941年的《第三钢琴奏鸣曲》让人惊讶于米凯兰杰利纯熟的演奏技巧(灵活的手指与音色),他的分句语法采用卡塞拉(Alfredo Casella)在1918年出版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修订版。此一修订版注意到贝多芬原稿中一些被人忽略的细微注记,并且有系统地把节奏重拍逐小节的转移到弱拍上。由于风格不合时宜,米凯兰杰利在几年后有一阵子没有使用卡塞拉修订版,他重新回到贝多芬作品的本土版本,以更严谨、苦行僧般的方式来诠释。
72369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霍洛维兹(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霍洛维兹(3)》
这张专辑收录了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的演奏录音,包括拉赫玛尼诺夫、贝多芬、肖邦的钢琴作品。 霍洛维兹演奏肖邦的24首钢琴独奏作品,包括一首《船歌》、十四首《马祖卡》、八首《练习曲》和一首《波兰舞曲“英雄”》。由于霍洛维兹没有灌录过肖邦全集,这些录音显得弥足珍贵。仔细聆听他的演奏,不难发现,首先其触键力度比另一位肖邦演奏权威鲁宾斯坦要大,更富有阳刚之气。尤其是在演奏马祖卡和波兰舞曲时,他加的装饰没有鲁宾斯坦那样多,可是线条更清晰,干脆利落。我一直认为,肖邦的音乐有三副面相:一是忧郁,二是优雅,三是刚健。其中第三方面最容易被演奏家忽略。就《波兰舞曲》而言,是充满力量的。 应该说,霍洛维兹在表现肖邦作品的刚健一面上,比其他演奏家都要出色。因此听他的肖邦,格外激动人心。霍洛维兹的《练习曲》演奏得极棒,张驰有度,以健朗为主,是很耐听的。值得注意的是,霍洛维兹在处理《波兰舞曲》的时候,丝毫没有张牙舞爪的感觉,这是建立在他对肖邦音乐性格的深刻理解之上的,那分寸把握得真是好。 专辑中收录了两个版本的《降G大调练习曲“黑键”》作品10第5首,一个是1935年2月6日在伦敦阿比路录音棚录制的,另一个是1980年4月5日在纽约艾弗里·费舍尔大厅的音乐会现场录音。时间相隔45年,可以清晰地听出霍洛维兹从青年到老年演奏风格的转变。 霍洛维兹演奏的《皇帝协奏曲》,强弱对比非常明显,充满戏剧性、技术过硬。倔强有力的动力性织体与行云流水的大线条跑动形成对比。分解八度中能找出旋律,是他辨识度的体现,但整体上个性有所收敛。有别于很多版本大线条的八度侧重力量,霍洛维兹侧重旋律的走向。 霍洛维兹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1951年的录音。当时47岁的霍洛维兹技巧上正处于巅峰期。在这版录音中,可以听到这位与海菲兹一起被誉为“神技”的大师是如何天马行空、恣意挥洒地演奏这部气象万千的乐曲。作品的浪漫、激情、艰深复杂的技巧象是为霍洛维兹“度身定制”的,他的艺术精髓在乐曲中得以完全发挥。他异常敏感的手法与拉氏多愁善感的浪漫如出一辙,拉赫玛尼诺夫曾说过:“有才华的演奏家仿佛能直觉地抓住那使作曲家在写作时激动的思想,而且作为真正的解释者,把这些思想用相同的形式传达给听众”,这话用于霍洛维兹十指间流淌而出,丝毫没有杂乱、突兀之感。
12030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吉列尔斯(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吉列尔斯(2)》
这张专辑收录了埃米尔·吉列尔斯的演奏录音,包括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李斯特、柴科夫斯基、巴赫等的钢琴作品。 这套专辑的选曲涵盖的年代约有四十年左右,正好展现吉列尔斯如何从一位技巧精湛的钢琴家蜕变为风格条理分明、以稳健谨慎的态度代替火花四射来吸引听众的过程。在 《费加洛》二段主题幻想曲里,吉列尔斯直率的表现原剧作《疯狂的一日》的精神,以及莫扎特、李斯特与布索尼为主角所塑造的形象。吉列尔斯在这首乐曲的表现正好与1974年录制的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及《瞬间的幻影》选曲形成对比。当然,所谓普罗科菲耶式的“攻击性”在这儿已经不再是指轰炸听众的耳朵,而这种轰炸式的演奏方法是现今许多出身国际钢琴大赛优胜者的年轻钢琴家最爱采用的诠释手法。吉列尔斯从平静的角度来诠释普罗科菲耶夫,他把普罗科菲耶夫诠释成一位擅长于创作优美旋律音乐的作曲家,而他所根据的正是俄罗斯美学观点。尽管以冥想般的内敛活力来表现普罗科菲耶夫音乐中爆发力会让音乐显得较为阴暗,吉列尔斯塑造的节奏感却始终如一。 吉列尔斯似乎尽量避开每一个尽情流泄钢琴爆发力、弹奏出如火球般音符的念头,这样的效果已成了次要。不过,这不代表吉列尔斯在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或柴科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速度上有所让步,只是快速乐章的基础更加稳固,所有跳跃乐段的活力都在吉列尔斯的掌握之内。本世纪几乎没有钢琴家像吉列尔斯般,能够以如此明的观点弹奏出乐曲的结构。在柴科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装饰奏里,吉列尔斯的和弦结构是多么自然。 吉列尔斯的柴科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采用西洛季改编版,音乐内涵比四年前弹奏普罗科菲耶夫《三个橘子之爱》里《进行曲》场景时敲击键盘的手法更高深。或许在1968年到1972年间(也就是这个录音的录制时间),吉列尔斯对音乐的“感官性”与“精神性”有了全然不同的看法。不过有人会发现,这个过程中间的变化性其实很大,因此这样武断的说法非常危险。本套专辑最后一首乐曲是由西洛季改编自巴赫作品的《b小调前奏曲》。这是吉列尔斯在1961年的音乐会现场实况录音,他的演出彷佛不属于这个尘世。古诺《圣母颂》也是以这首前奏曲为创作蓝本,在本系列第97辑《怀森伯格》专辑中,有兴趣的人可以听听怀森伯格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弹奏这首曲子。
9925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布伦德尔(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布伦德尔(3)》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的演奏录音,包括门德尔松、韦伯、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布索尼的钢琴作品。 专辑收录的《奥伯曼山谷》是在阿姆斯特丹大会堂音乐会现场实况。当然,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听众都能完全感受到音乐,但是布伦德尔是一位非常重视音乐会气氛的音乐家,成功的在现场演出《奥伯曼山谷》这样吃重的曲目,间或从听众席中传来的骚动声是必须付出的一点小小代价。专辑中其它现场实况录音还有选自《巡礼之年第二年》的《婚礼》、具有诙谐曲与未来主义风格的《无调性短曲》及相当值得注意的布索尼《触技曲》。布索尼是二十世纪初期最能震撼柏林听众的李斯特作品演奏家。布索尼在乐谱上的序言中表示。这首触技曲主题动机来自十六、七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弗雷斯科巴第,他的触技曲很可能代表十七世纪键盘乐器演奏曲目的最高峰。 威风八面的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是审视布伦德尔如何诠释这首以及其它因过份要求体力,而让他决定决定不再弹奏的作品的珍贵记录。我们在这儿不只要钦佩布伦德尔在终乐章所展现出来的旺盛力量,还有他在慢板乐章的稳重。值得注意的是布伦德尔如何控制这首有交响乐倾向的协奏曲第一乐章发展部诙谐曲般的间奏曲速非常快而且光采夺目,主题重复之后快到圣歌般的第二主题时,他让音乐出现片刻的但深沉的安详。接着出现的是钢琴在乐章一开始所弹奏旋律:左手重复着先前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已经深奏过的规律节奏,几乎就像拍摄电影所用的“溶暗”手法;右手弹出波浪状的旋律。布伦德尔让这些强烈的对比和谐共处且具有微妙的灵活度,左手让乐曲一直保持着最基本的脉动,都是这个版本最值得嘉许之处。
1714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桑松·弗朗索瓦》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桑松·弗朗索瓦》
这张专辑收录了桑松·弗朗索瓦的演奏录音,包括肖邦、莫扎特、巴赫、德彪西、拉威尔的钢琴独奏作品。弗朗索瓦所演奏的肖邦的不同作品风格迥异。《即兴曲》的演奏是那样的生动和鲜明,飘逸而富有表现力,staccato(断奏)的运用随心所欲。在Op.36中,他改变了leggiero(轻巧的)的速度;他的《幻想即兴曲》Op.66令人耳目一新,结尾部分完全是marcato(着重的),甚至不用踏板。他自作主张地删去了《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重复段,八年后当他第二次录制这部作品时依然如此。这两个版本听起来惊人地相似,不过这个早先的录音在音色上圆润和丰满,流畅而清晰,技巧的表现也更为出色。他对于四首圆舞曲的演奏各有千秋,虽然听上去略显的老旧感,但就某种程度而言这正是那个时代法国学派的演奏风格。弗朗索瓦运用他非凡的技艺使《叙事曲》听上去是如此的令人不可思议,Op.23和Op.38他通过浓烈情感色彩来体现agitato(激动)和presto con fuoco(热情的急板)。相反,在后两曲中他表现得却是那样的平静和安祥。 在演奏他最擅长的德彪西的作品时,弗朗索瓦几乎难寻对手。他的老师Marquerite Long是德彪西的挚友,同时也是一位福雷作品的倡导者和诸多作品的首演者,手把手地将其演出的心得教给他。当提及德彪西时,他说:“我想没有人会比他更能制造梦幻,他能捕捉到镜子中一切虚幻的东西。”在他《L'isle joyeuse》或《Clair de Lune》的录音中,你能感到他的这种理解。弗朗索瓦对于Pour le piano中的托卡塔的演奏可谓登峰造极,技巧上无懈可击,乐曲的表达自始至终令人迷醉不已。他演奏的福雷作品同样色彩缤纷、优美且不缺乏力度。 当然,作为大师,舒曼的托卡塔应该在他的曲目范围内。然而,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很少有法国演奏家去尝试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除了浪漫主义的作品,拉威尔和普罗科菲耶夫也是弗朗索瓦的最爱。他在美国首演了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协奏曲》,也许他想借此与他最敬仰的霍洛维兹比肩,他录制了这位俄罗斯作曲家的《托卡塔》和《第七钢琴奏鸣曲》。
4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