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长大就老了—音乐剧《我是成龙》插曲

00:00
03:2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璀璨聚星

璀璨聚星

中国文化跨界创新融合践行者
关注
想到台北喝顿酒
351
《想到台北喝顿酒》这首歌描绘的是作者多年前赴台进行文化交流时,结交了当地一批朋友,交流活动中大家把酒言欢、唱叙友谊的真情实景,反映出两岸同胞虽隔海相望,却如一家人,亲情隔不断,盼望彼此多走动、常相聚,共饮一杯酒的兄弟情节。
北京长城长
280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千百年来,它犹如一条巨龙以魏巍之势毅力在中华大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品格的象征,而万里长城中,最为有名的一段又当属横卧北京北部燕山之巅的八达岭、慕田峪等八段长城,在纪念“修我长城,爱我中华”题词发表40周年之际推出的《北京长城长》这首歌,将北京这著名的八段长城之特征描写的淋漓尽致,并用优美的旋律表达出人们对长城的赞美,对中华民族脊梁的赞颂,以此激发人们在新征程中进一步发扬伟大的长城精神,在复兴民族伟业中,不屈不饶,奋勇向前。
梦中的额济纳
418
额济纳,一个充满梦幻与震撼的地方,胡杨林、居延海、大漠戈壁、碧空草原,构筑成额济纳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孕育出额济纳深厚的文化底蕴。歌曲《梦中的额济纳》由周文军作曲、张晓东作词、孟根花演唱,以额济纳千年胡杨林等自然风光为引线,唱响如梦似幻的梦中故乡。在编曲中以风格鲜明的民族曲调为基础,充分利用长调和呼麦,融入典型的中国打击乐及电子摇滚,形成时尚与传统和谐交融的艺术表达。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里顿、康果尔德《小提琴协奏曲》
布里顿、康果尔德《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与詹姆斯·加菲根指挥的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布里顿、康果尔德《小提琴协奏曲》。这是薇尔德·弗朗的第五张个人专辑,收录的两部二十世纪小提琴作品创作时间相仿,又同样以D大调写成,对比性极高,但是又有相似的迷人之处。薇尔德·弗朗说:“我梦想录下这两部作品很久了”。 本杰明·布里顿《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5,作于1939年。此曲富有时代特点,是一首承上启下的作品。它既有十九世纪或以前在作曲技巧上的严谨,也有新世代作品的感情多变和突破性的无调风格。一新一旧的两个极端在布里顿的协奏曲里得到极佳的平衡。其实他这过人特点贯彻于他所有的作品之中,也是他能在近代音乐史中占一席位的重要原因。 康果尔德《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5,作于1945年。当时这位奥地利犹太作曲家逃往美国定居十多年,已经是好莱坞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在小提琴家胡伯曼的建议下谱写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两年后由海飞兹首演,并且在海飞兹的推广下成为康果尔德最受欢迎的作品。康果尔德华丽的作品引用了一些电影配乐的元素,薇尔德·弗朗形容它就像是“香槟、烟花与情感的大海”,而这部充满后期浪漫主义美学的协奏曲,与布里顿兼具表现力与细腻情感的作品美学完全属于两个世界,但是,同样让人想深入了解。
4776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柯尔托(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柯尔托(2)》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尔弗雷德·柯尔托的演奏录音,包括法朗克、圣-桑、肖邦、拉威尔、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这一套柯尔托专辑曲目有法朗克三部最重要的钢琴作品:前奏曲、《圣咏与赋格》(1929年录音)、《前奏曲、咏叹调与终曲》(1932年录音),以及为钢琴与管弦乐团所的《交响变奏曲》(1934年录音)。期待欣赏这些录音的心情促使我去翻阅柯尔托谈论法国钢琴音乐书中关于法朗克的章节。这本书里也提到德彪西、福雷、夏布里耶与杜卡(可惜啊,柯尔托完全没有录过夏布里耶与杜卡的作品)。柯尔托广泛而且以极佳的理解力,明确的评论法朗克的钢琴音乐。柯尔托演奏这三部重要且动人的作品自然是热烈而有说服力的完美典范。要演奏法朗克并不容易,除了具备基本演奏技巧,还要能找出作曲家隐藏在作品中不易被发现的内涵。法朗克和许多管风琴家一般,都是杰出的即兴演奏家。当然,即兴的魅力是管风琴家演奏时引以为乐的,只有键盘的魔术师才有办法在作品的原始构思中找到头绪脉络,而法朗克在他结束写作生涯前,把这些难以捉摸而且极具有个人风格的要素带入这两部以三段写成,仿如三部管风琴赞美诗的大型钢琴曲。全盛时期的柯尔托从直觉出发,经由思考、每锐的听力与分析开启法朗克在音乐中所透露的讯息,这是诠释法朗克音乐非常完美的典范。柯尔托所演奏的法郎克有完美的清晰度,除了赋格尾声难以驾驭的乐段,柯尔托对法朗克结构复杂的作品理解力,确实能让它更为具有完整明确的形式,具有纯感官的华丽声音以及令人惊奇的音色变换与诱惑力。在文章里,柯尔托提到这两部三连作都各有其拥护者。《前奏曲、圣咏与赋格》比较常被拿出来演奏,但柯尔托认为这两部作品都有其价值,而我得说,我从没有听过其它钢琴家以同样横扫千军的方式演奏这部作品。
2.0万4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