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沃克曼、布鲁赫《大提琴作品》
1545

舒曼、沃克曼、布鲁赫《大提琴作品》

这张专辑是大提琴家丹尼尔·穆勒-斯克特与艾森巴赫指挥的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舒曼、理查·施特劳斯、沃克曼、布鲁赫的大提琴作品。当浪漫主义作曲家为大提琴和管弦乐团作曲时,他们展现出闻所未闻的激情和想象力。这就是我们在这张专辑中所听到的,一位经验丰富的大提琴家和一支顶尖管弦乐团在一位多才多艺的指挥家的指挥棒下走到了一起,就像他们在这个录音中做的那样。
节目(8)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格鲁米欧《小提琴录音1955-1978》
---
作为20世纪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大师,格鲁米欧是一位技艺精深、情感丰富的盖世奇才。人们从他的演奏艺术中感觉到,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他都拥有着引人人胜的特点和风格。在技术方面,他与许多伟大的演奏大师一样,具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辉煌的技巧。他的左右手技术均匀协调,双手之间的配合天衣无缝。正是基于这些技术特点和优势,他的演奏有着声音饱满、纯净圆润的效果,同时也十分突出地体现出了坚定、有力和棱角分明的果敢气质。 众所周知,格鲁米欧是一位演奏风格十分高雅的小提琴大师。在他的演奏风格中,包含和体现着法比小提琴学派所特有的雅致、纤细、灵巧和层次分明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个人所独具的美妙抒情性,这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个性与风格,都大量融汇在他演奏的各种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重奏曲及其它体裁形式的作品中。
李赫特《1960年卡内基音乐厅现场演奏》
574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李赫特1960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的现场录音。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等待,唱片公司终于出版了李赫特于1960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全部六场独奏会录音。专辑的发行,无疑是众多乐迷了解李赫特早期演奏艺术的绝佳机会,如果想更深入了解那时的李赫特,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考虑寻找李赫特早期录音专辑。 坦白地说,称李赫特的访美音乐会为传奇的开端恐怕略有不妥,毕竟此时距离他的毕生首演已近二十年之久,而且李赫特的名声也已经传遍天下,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更是被奉若神明。然而,访美之行对于李赫特的演奏生涯而言是极大的转折点,正是凭借此行他成功被西方世界所接纳,不再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另一方面,从个人的演奏艺术来看,此时的李赫特尚未完全脱离其四五十年代的演奏风格,称其是开端也并不为过。故最终定下其题。
费舍尔《李斯特·交响诗》
---
这张专辑是匈牙利指挥家伊万·费舍尔与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合作,演奏李斯特的交响诗《玛捷帕》、《前奏曲》、《塔索,悲哀与光荣》、《第一梅菲斯托圆舞曲》。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亚当·拉罗姆《勃拉姆斯·钢琴小品辑》
亚当·拉罗姆《勃拉姆斯·钢琴小品辑》
这张专辑是法国钢琴家亚当·拉罗姆演奏勃拉姆斯的几部《钢琴小品》,包括《为原创主题而作的变奏曲》作品21之1、《钢琴小品集》作品76、《狂想曲》作品79、《间奏曲》作品117。 勃拉姆斯晚年的创作删繁就简,以钢琴小品的方式,继续为克拉拉·舒曼谱曲,抒发隐秘的爱慕。这种私密的爱慕早在他盛年大作品的慢板乐章中其实也能略窥一二,而在《间奏曲》作品117中更得到充分的展现。 勃拉姆斯的传记里提到,一直致力于推广勃拉姆斯作品的克拉拉曾致信道歉,因为身体状况已经无法继续胜任勃拉姆斯的大作品,或许这也是勃拉姆斯晚年专注小品的原因之一? 勃拉姆斯将三首行板风格的《间奏曲》放在一起,打破了通常组曲在速度上的对比习惯,选择一步步向内延伸,将私密的心理感受充分展现。虽然作曲家本人谱上写的是《间奏曲》,自己对出版社却声称这是“三首悲伤的摇篮曲”,但实际上除了第一首还带有些许摇篮曲的特征,二三首和传统摇篮曲的风格还是相差很远的,特别是第三首甚至采用了四二拍。明显勃拉姆斯已经不在意传统对体裁的定义,也不再是在音乐层面上追求自我实现的野心和抱负,或者继承前人的“历史使命”,而只剩下对恋人纯粹的爱,还有为之半生未见的无可奈何。
3.3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