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观察录
大学师生共同聊大学生活。本项目旨在为青年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分享对当代社会、文化、科技和政治等领域的观察和思考。


上期节目中,我们和维舟老师围绕古今中外文化生产的“既要又要”,试图回应何赛飞之问。文化生产并非空中楼阁,除了市场需求外,诸多因素都会改变其运作机制。
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变迁方面,从纸质书到电影、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介技术的更新如何影响文化生产?生产者和商业变现方面,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为爱发电”和商业化对文化生产的可续发展意味着什么?产品传播和接受方面,“爆款”是怎样诞生的?请听维舟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对谈-
主播:何能
嘉宾:维舟(书评人,专栏作家)
-收听指南-
00:47 从纸质书到播客,技术变迁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09:31 《雄狮少年》和J.K.罗琳,“活”在市场里的文化生产
14:36 天涯社区的衰落与维基百科的成功,“为爱发电”难在哪?
20:35 “爆款”如何炼成?以健全的市场反馈机制为基
26:37 总结:文化生产可持续,得让市场自己“说话”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