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梦华录
9356

北京梦华录

拥有数百年都城史的北京,在民国时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王朝的覆灭终结了北京作为帝京的历史,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这座古城的面貌,绵延已久的风物、民俗逐渐消失。这一时期的许多作者用文字记录过去的北京,追忆消逝的城市风景,写下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北京梦华录”。这些著述提供了有关这座古老都城的珍贵资料和历史记忆 满族作家穆儒丐取意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中国古代“清明上河图”式的风俗笔记,对亲历的往昔生活悉心盘点,连载于1934年的《盛京时报》。这些文字,虽是写老北京的风俗文化,但因是写作者自己的所闻所见,大体上还是以旗人社会的生活为主,故命名为“北京旗人梦华录”亦无不可,因此更具有独特性。 《北京梦华录》回忆了晚清民初时期北京的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如点心、粥、茶馆、酒馆、戏曲、工艺品、婚嫁风俗等,这些叙述多是穆儒丐所亲身经历及其见闻,读来真实可感。在这些细琐的回忆与描述之间,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与志趣。
节目(58)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声音客栈

声音客栈

石家庄小楼文化有声书官方平台!
关注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丨周作人先生回忆兄长鲁迅
77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是由周作人生前亲自编定的文集,出版后后屡经增补,是理解鲁迅小说必读之作,同时也是非常有分量的鲁迅研究资料,真实还原了有血有肉的“人”之鲁迅。
鲁迅的故家丨周作人先生回忆兄长鲁迅
111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从“百草园”、“园的内外”、“鲁迅在东京”、“补树书屋旧事”四部分,记述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交游情况。他以摄像机式的“旁观者”角度,再现了鲁迅丰富多彩的童年、庞大的家族、往来的好友、及至成长经历,不仅重笔勾勒活动于园内外的鲁迅,而且兼及背景中隐现的人、事和物,在其“生活着的空气”中,徐徐延展出一卷卷清末民初风俗画。
太极宗师杨无敌丨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成长记
3419
《偷拳》原著讲的是世居直隶冀南广平府的杨露蝉,承先人余荫,席丰履厚,广有良田,无奈身体孱弱,从小多病。老父亲爱子心切,唯恐他夭折,于是读书之余,让他跟随护院的拳师习武强身。杨露禅痴心学武,别家舍业,寻访名师,后为了投师陈长兴学习陈式太极拳,不惜装哑巴,做叫花,险些冻饿而死,方进得到陈家做了家丁,才有机会学艺“偷拳”。正是一颗诚心打动了陈长兴,陈长兴将一身功夫都传授给他。最终,杨露禅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杨式太极拳,成为了一代太极宗师。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