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2.3万

门德尔松、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与罗杰·诺林顿指挥的萨尔兹堡室内乐团合作,演奏门德尔松、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完成于1844年。此曲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作于1806年。此曲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
节目(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古尔德《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14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古尔德1981年录制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这个杰出的版本是古尔德中年后的第二次录音,他选择了一个更为深沉的速度来诠释,全曲耗时51分15秒。由于速度的减慢,声部层次得到更为清晰的展现,使音乐更具立体感。没有1955年首次录音版本的强烈力量和极具自由感,曲风更为柔和,具有深层的感染力。音乐评论家们认为此次录音更能体现古尔德的音乐理念,学者们也大都选择此版本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总的来说这个录音版本是古尔德暮年时期更为深邃、从容的写照。对于巴赫的作品,绝大多数钢琴家会找一个倾向于传统的演绎方案,一旦成型便不再轻易尝试其他方式。古尔德不是这样,他赋予音乐各种可能性。就如同巴赫的音乐创作一样,从不满足于一层不变的单一模式,更不满足于绝对化的演奏方式。正如俄罗斯钢琴家霍洛维兹说的那样:“一个天才出众的器乐演奏家,在理解作品的范围内,每次演奏都应有重新创造的新鲜感。” 古尔德具有非凡的复调演奏能力,如果抛开手指控制不谈,这一定是源于其高度复杂又极端清晰的思维,就如同巴赫的创作风格源于他多变的创作思维一样,这是使听者感觉古尔德的音乐不同于其他演奏版本的根源。一直以来古尔德都对巴赫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不会一味的遵照传统,而是通过对具体音乐形象的分析来决定如何演奏,从而真正达到理智思维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实际上用钢琴演奏的《歌德堡变奏曲》相对于过去来说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革新,演奏本身也是演奏者通过理解后的二次创作,对于未脱离音乐本质的尝试是我们今天要提倡的。
君特·旺德《现场录音》
17
这套合辑收录了指挥家君特·旺德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现场录音,包含勃拉姆斯、布鲁克纳、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的交响乐作品,这些珍贵的录音都是经过旺德亲自授权,聆听时可以全面感受这位伟大指挥家的艺术造诣,洞察他的内心世界。 君特·旺德(Gunter Wand,1912-2002)德国著名指挥家,几十年如一日在德奥传统严肃音乐体系中深耕,早年因指挥贝多芬作品成名,花甲之年开始指挥布鲁克纳,终成一代名家。曾任科隆歌剧院音乐总监(1945-1974),并与慕尼黑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与西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保持密切合作,并于1982年到1990年担任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6年之后,他更以八十岁的高龄每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交响作品。
古尔德《贝多芬第五、六交响曲(钢琴版)》
27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古尔德演奏,由李斯特改编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一乐章的钢琴独奏版。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拉罗查《阿尔贝尼兹·伊贝利亚、西班牙之歌
拉罗查《阿尔贝尼兹·伊贝利亚、西班牙之歌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拉罗查演奏阿尔贝尼兹的著名钢琴作品。附带她演奏的《著名西班牙安可曲》。 钢琴组曲《伊贝利亚》,此曲是阿尔贝尼兹晚年心血的结晶,体现着他的艺术颠峰。整部作品共由十二首曲子组成,分成四卷,每卷各含三首曲子。前三卷的九首完成于1906年,第十、十一首完成于1907年,而最后一曲则完成于他生命最后1909年的1月,该年5月他就病逝了。这部作品运用了西班牙的舞曲节奏并与钢琴技巧相结合。德彪西在评价阿尔贝尼兹时说:“他并没有实在引用民间音乐的主题,但是民间音乐却毫无痕迹地潜入了他的音乐。”当年德彪西最喜欢的是第七曲,他说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能与它比美。这套钢琴曲作于德彪西的《意象》与《版画》之后,与德彪西有相似味道,但感觉这套组曲的东方色彩比德彪西还要浓郁。 钢琴组曲《西班牙之歌》作品232,约作于1896-1897年,当时阿尔贝尼斯曾去安达卢西亚西部的古都科多巴与塞维利亚等地旅行,这部组曲的第四、第五曲就是对当时的回忆。 《纳瓦拉》作于1909年。此曲是阿尔贝尼兹的绝笔之作,在作品完成之前,作曲家就与世长辞了。这首被看作是《伊贝利亚》补曲的作品最终由塞维拉克续成。降A大调,3/8拍,不过分的快板。
418531
李斯特《死之舞、两部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死之舞、两部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碧翠丝·贝瑞特与马斯蒙代特指挥的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李斯特《死之舞》、《第一、二钢琴协奏曲》。贝森朵夫艺术家、瑞士钢琴家碧翠丝·贝瑞特(Beatrice Berrut),显然是个难得一见的金发美人。她不仅拥有精致的容貌、优雅的气质,同时也有着令人信服的钢琴演奏实力。美貌与才华的兼具,在她身上得以完美体现。这位女神级钢琴家曾被国际媒体多次赞美,他们评价她是“天赋秉异的钢琴家”,评价她的演奏“深刻,感性,生动,细腻”,是“充满美感的卓越演奏”。 为钢琴和乐队所作的《死之舞》作品126,写于1838年,在1849年完成。此曲作于李斯特在意大利旅行期间。据说是他在比萨的寺院墓地“圣洁之野”看到奥卡纳的壁画《死的胜利》所得的灵感。此画描述代表死神的老妇人想把一群狩猎归途的盛装男女踩于脚下,而天使把一部分得救的运到天国,另一部分无法拯救的则由恶魔运到火山上,送入熊熊烈火。此曲是中世纪古老圣歌《末日经》的变奏曲。《末日经》长久一直在罗马教会的弥撒中使用。共5个变奏,第一变奏为中庸的快板;第二变奏钢琴左手进行主题,右手奏六连音符;第三变奏活泼地,谐谑曲风格;第四变奏慢板,钢琴以卡农的方式开始,接着有一段华彩,后速度加快至急板;第五变奏钢琴以赋格方式开始,接着有长大的华彩,然后变成谐谑的稍快板,钢琴在快速表达中形成华丽的结尾。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24,作于1839年。 《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25,作于1839年。此曲是抒情而充满诗意的,狂想曲型的。
8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