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多《帕格尼尼的小提琴》
5.8万

阿卡多《帕格尼尼的小提琴》

这张专辑是著名小提琴家阿卡多与钢琴家曼兹尼合作,用帕格尼尼的瓜奈里1742年所制名琴“加农炮”演奏帕格尼尼18首传世之作,名曲、名琴等共冶一炉,值得聆听欣赏。这把瓜奈里名琴本身的音色变化十分丰富,只要运弓的力道有一些极细微的变化,它便可生出各种不同的表情,就录音而言,为了配合“加农炮”的神力,当然在录音上是连一个最细小的呼吸都不放过。专辑被台湾的《音响唱片试听指南》评为”可以珍藏一世”的演录俱佳唱片。 十八世纪,在意大利有几位制作提琴的大师,如斯特拉底瓦里、瓜奈里、阿玛蒂等,他们掌握了这一乐器的神秘制作技术,使得他们制作的乐器无论在音色或音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绝伦的水平,他们为数不多的作品流传至今,大多成为博物馆中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帕格尼尼是意大利人,自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条件,他有不少提琴制作大师的作品,其中,有一把外号叫“加农炮”的小提琴,那就是瓜奈里在1742年所制,你在这张唱片封套上见到的就是这把名为“加农炮”的小提琴,这件神奇的乐器之所以被称为“加农炮”, 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小提琴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宏大的音量和极其优美的音色,不仅如此,这把提琴还能承受帕格尼尼那异乎寻常演奏方式,如果说“帕格尼尼演奏小提琴时简直就是对小提琴的摧残”这话有点过分的话,那至少应当相信,在演奏帕格尼尼的某些乐曲时,许多演奏家不得不在演奏完甚至在演奏的中途对提琴进行调弦。
节目(18)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基辛《贝多芬》
---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基辛2006-2016年的现场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的五部《钢琴奏鸣曲》、一部《变奏曲》。由基辛亲自选曲的这张贝多芬专辑,展现了他在过去十年中与贝多芬独奏作品的个人旅程,包括贝多芬一些最伟大和最受喜爱的钢琴独奏作品,如《月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其中大多数从未发行过。
富特文格勒《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富特文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莱奥诺拉序曲》、《科里奥兰序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55,作于1803-1804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初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革命的理想,是现代普罗米修斯。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他愤然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部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这部作品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演出,指挥是贝多芬自己。 《第三号莱奥诺拉序曲》作品72a,作于1806年。贝多芬为歌剧《菲德里奥》所作的序曲。根据《第二号莱奥诺拉序曲》脱胎而来。同年3月29日由翟夫利指挥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这首序曲是三首莱奥诺拉序曲中最生动、最完美的一首,被誉为古今名序曲之一。 《科里奥兰序曲》作品62,作于1807年。贝多芬根据德国作家科林的同名悲剧所作的管弦乐曲。同年3月在罗布科维茨的客厅首演。呈献给科林。
普林兹《莫扎特、勃拉姆斯·单簧管五重奏》
13
这张专辑是单簧管演奏家阿弗列德·普林兹(维也纳爱乐乐团原单簧管首席)与维也纳爱乐室内乐演奏组合作,演奏莫扎特、勃拉姆斯的单簧管五重奏。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完成于1789年9月。此曲无疑是莫扎特室内乐的扛鼎之作,题献给当时最优秀的单簧管演奏家安东·施塔德勒。在这部作品中,莫扎特将单簧管那甜蜜的音调、灵活的表现力,以及演绎各种音乐性格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激情澎湃、精美绝伦,描绘出一幅既典雅又朴素、既欢乐又悲伤、既浪漫又热情的音乐画卷。 勃拉姆斯《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作品115,作于1891年。此曲是勃拉姆斯晚年的精华之作,华丽的弦乐组与音色深邃的单簧管浑然一体,含蓄抒情,营造出温柔、沉静的浪漫气息。有人曾写下一段文字,准确地表达了聆听这部《单簧管五重奏》的感受:“我看见秋日的湖边,金色的落叶在日暮的湖水上轻轻飘落。我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不知不觉一滴眼泪悄悄滑落脸颊”。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约书亚·贝尔《小提琴的浪漫》
约书亚·贝尔《小提琴的浪漫》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与迈克尔·斯特恩指挥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演奏13首唯美抒情、缠绵悱恻的小提琴名曲,包括:普契尼《亲爱的爸爸》(选自歌剧《贾尼·史基基》,电影《窗外有蓝天》主题曲)、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肖邦《升c小调夜曲》(电影《钢琴师》配乐)、圣-桑《天鹅》(选自《动物狂欢节》)、舒伯特《小夜曲》、贝里尼《圣洁的女神》(选自《歌剧《诺尔玛》》)、莫扎特《行板》(选自《第21钢琴协奏曲》)、格鲁克《受佑精灵之舞》(选自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丝》)、鲍罗丁《夜曲》(选自《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波西米亚民谣曲风)、蒙特威尔第《我也瞄准你》(选自《波佩亚的加冕》)、马斯奈《悲歌》、舒曼《梦幻曲》(选自《童年情景》)。这些作品大多不是为小提琴而作,是由其他乐曲改编的,但在约书亚·贝尔深情细腻的小提琴演绎下,营造出一种与传统演绎迥然不同的全新感受。 有人将小提琴的声音被比喻为“上帝的口哨声”。有评论家在聆听约书亚·贝尔的演奏时曾经这样说道:“我可以肯定的是上帝的口哨声美丽至极。但是我更愿意与您打赌的是,当约舒亚·贝尔演奏他的斯特拉迪瓦里琴的时候,上帝一定会屏息驻足、倾心倾听足够长的时间。”
1.1万13
古尔达《1966-79年斯图加特音乐会》
古尔达《1966-79年斯图加特音乐会》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古尔达1966-1979年在斯图加特的独奏音乐会录音。这些录音的时间横跨14年,包括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几部钢琴奏鸣曲、亨德尔的组曲、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德彪西的前奏曲等等,最后还有爵士钢琴三重奏的即兴演奏,内容非常丰富、演奏极为精彩,古尔达在舞台上做到了人琴合一的境界。 古尔达早年以诠释贝多芬钢琴音乐闻名于世,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贝多芬诠释者之一”。在这套合辑中,他演奏的贝多芬“悲怆”、“暴风雨”、“锤子键琴”等几部奏鸣曲,有超乎古典精神的新生命力,行云流水、洒脱自然。古尔达对钢琴音色和音乐空间感的营造有着相当精准的把握,对莫扎特、巴赫、舒伯特、德彪西等名家作品同样深有见解。 古尔达尝试将古典乐与爵士乐融合在一起,1968年在奥地利成立“即兴创作音乐学校”。他对音乐教育的观点是:“孩子们必须先会在钢琴(或其他乐器)上面敲敲打打,弹出自己喜欢的声音,让他们发生兴趣,情不自禁爱上它,然后再学认谱”。但有时候,这种特立独行并不能被传统所接待,维也纳乐评家将他贴上“古典乐的叛离者”标签,归纳为爵士乐派,对此,古尔达非常不能苟同,在他看来,音乐就是音乐,没有什么古典、现代的界限分别。
66976
布伦德尔《海顿·11部钢琴奏鸣曲》
布伦德尔《海顿·11部钢琴奏鸣曲》
这套专辑是钢琴家布伦德尔演奏海顿的11部《钢琴奏鸣曲》。 布伦德尔是20世纪德奥钢琴学派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今年他已是78岁的老人,如果按这样的年岁和他的艺术成就,真应该列人“硕果仅存’之辈了。 布伦德尔的演奏风格属于成熟与创新并存的一类。他一方面继承了德奥体系的传统,忠于原作、注重乐曲结构和内在张力,一方面又以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而见长。他的演奏音色变化细腻,情感丰富深邃,善于处理装饰音和华彩乐段,对作品的诠释深刻完美,被认为是当今最为学者化的一位钢琴家。 海顿是著名的高产古典作曲大师,除了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海顿被誉为“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之父”)以及歌剧、清唱剧、弥撒等作品以外,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作品应该属于他最重要的一类创作了。其中,83首弦乐四重奏和52首钢琴奏鸣曲在海顿的创作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从创作年代和总体风格来看,应该属于古钢琴奏鸣曲之列。海顿所创作的古钢琴奏鸣曲,其总数至今仍无法确定。在旧全集中共有52部,经乔治·费德尔(Georg Feder)核定的海顿研究所(Jeseph Haydn-Institut, Koln)的新全集中,共有54部。而兰顿(Christa Landon)核定出的,则达到62部之多,不过有音乐史专家认为,这些版本中包含了伪作,又因有些作品的乐谱散佚,无法确定真伪。 尽管如此,海顿的这些钢琴奏鸣曲作品,经过当代钢琴大师的诠释,仍然是非常值得聆赏和收藏的珍品。海顿写作这些作品的时间,是从1761年直到1794年。甚至有记载说,直到生命的最后10年,海顿仍在创作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让人看到他作为一位作曲家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和进步,而在海顿的其他作品中,并没有如此明显的风格变化。 布伦德尔的这款套碟,涵盖了海顿在中后期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因而它们既具有代表性,更具有学习欣赏价值。
672432
内田光子《施坦威传奇》
内田光子《施坦威传奇》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内田光子的作品,包括:莫扎特《回旋曲》、《钢琴奏鸣曲》、《幻想曲》;舒伯特《即兴曲》、《德国舞曲》、《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变奏曲》、舒曼《克莱斯勒偶记》、德彪西《十二首钢琴练习曲》的最后四首、贝尔格《钢琴奏鸣曲》。 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1948年12月20日-)日本裔英国钢琴家。内田光子的演奏风格着重表达内心而非炫人的技巧,以诠释莫扎特闻名,是被公认的“莫扎特专家”。内田光子除了录完两大套莫扎特之外,肖邦、德彪西、舒曼、舒伯特的作品是她最常接触的。尤其是舒伯特,内田光子已经拥有为数不少的欧洲乐迷在等待她所录的每一张专辑。为舒伯特逝世200周年纪念,她推出了个人第4张舒伯特钢琴奏鸣曲集,在接受前田昭雄编辑的访问时特别和她聊到舒伯特,内田光子以她一贯的风格告诉前田先生:“不论其它演奏家弹奏出的舒伯特是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正确,我认为我找到舒伯特要说的话。” 内田光子的演奏善于营造高贵典雅的气氛,散发出有如陈年琥珀般的晕黄光泽。跟许多演奏大师一样,内田光子对莫扎特作品怀着热爱与敬畏之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便潜心钻研莫扎特的作品,不让自己的演奏飘游在一种单纯的美之上,而是努力去挖掘其中朴实而深邃的内涵。内田光子演奏风格强烈,但却没有忽略莫扎特音乐里的浪漫精神。德国《法兰克福公共报》曾评介,内田光子诠释的莫扎特,最宝贵的一点就是能“在技巧与主观、活泼与感性这矛盾的两者间取得最有利的平衡”。
3.6万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