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从身体入手——问答

00:00
24:21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孙思邈医学乔岳老师

孙思邈医学乔岳老师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孙思邈医学乔岳老师
关注
呼吸之间
949
《呼吸之间》
静心古琴禅修
3488.8万
几声从容自若的古琴声,纷乱的思绪,已似飘絮遇春雨。笛箫舒缓,薄透轻盈,好似天界吹来的风,倏忽间清凉明晰了整个世界的柳翠花红。 淙淙流水,带着自净净他的慈悲之力,润泽了一方的清净灵秀,源源不绝深情脉脉的承养着万物生灵。 古琴的贴心柔情,似父爱的质朴无华,深沉厚重,让心儿顿时踏实如到冬日的被窝中。箫声徐徐入心,似暖阳轻拂,拂去沾惹的风尘,舒缓了一身疲惫。 琵琶的温情细腻,好似行了远路,归家后母亲递到手中的一杯香茶,伴着关切慈爱的目光含泪饮下,整个身心都散发了和煦温暖的光明。父母亲的爱,是天地间最为深厚的能量源泉,无论何时,只要念起,便有了温暖无比的力量。 那段艰涩深晦的古琴声里,着有深味的诉说了,所有看似不那么顺滑的日子里,都隐隐的藏了阳光到来的脚步,只有静心倾听,才可发现那幽微美妙的音声。 如此,在阴雨的天气里,有了心中那份明净的笃定,自是生气勃勃的微笑前行。 禅修,是在柴米油盐,五味杂陈的日子里,踽踽前行。将原本扎手的扶杖摩挲到光滑如玉,使得原本带刺的它,温润得可毫无龃龉的融入血肉生命。 这里面,有了慈悲的不弃,有了喜舍的包容。
因是子养生法
17.5万
蒋维乔先生为求破除迷信,广利众生。本书是他几十年亲身经验的总结,首次客观地说明传统功法的科学原理,只讲实证养生,简单明了、便于掌握,“一扫向者怪异之谈,而以心理的、生理的说明之”,读者若能按照录音中所述如实修炼,定能激发身体潜...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走进《中庸》| “走进经典”系列
走进《中庸》| “走进经典”系列
一、【作者简介】 陈达隆,旅美学者,融会中西,深研中华传统文化数十年。其学以古圣贤为师,出入各家学术,贯通儒释道精髓。 长期讲学于国内外。在北京发起创立燕京同道书院和燕京读书会,十几年来致力于深耕社会有志青年,定期指导精读经典,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蜚声于京城国学界。 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法路径:对面亲聆,体贴古人。由此突破古今学术的局限,亲见中华古圣贤的境界传承,揭示中华传统的生命智慧之道。 二、【专辑简介】 本专辑《走进中庸》,是《走进经典》的系列课程之一。 29节精炼讲解,引领听众走进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视角,还原经典的内在脉络,亲见古人作经典的用心和境界。 每天10分钟,带给你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于先秦春秋时期之末,历来被看作儒家典籍里面最为高妙而难读的经典之一。 可是这么重要的经典,长期以来被错误解读,因为读不通而被当作支离破碎的文献,还被扭曲成“折衷和稀泥”的市侩哲学。太可惜了! 我提出这个观点:《中庸》所要阐述的内容,一篇《中庸》的宗旨,叫做“圣贤之学”。这应当是我们研究《中庸》的一个出发点。 本课程循着文本的脉络展开,完整呈现了“中庸”这个用语的原初涵义:中庸者,君子以天命为本,以礼为用;无为而天下平。无为即“中”;天下平治,在日用平常之间,即“庸”。 天命存于礼,率性现于礼,修身在于礼,教化成于礼。 《中庸》一书不是绝妙玄远的天书(一般所谓“极高明”),不是讲遥不可及藐不可见的天理或哲学(一般所谓“超越”),而是讲述我们生命的本源依据(天命天道)如何体现于日用平常之中、如何从这个日用平常中学习修炼而得以把握、圣道的延续和复制又如何以日用平常的方式影响到社稷的根本福祉。这也就是圣人之道、中庸之道了。 希望这门课程开启您对生命意义的醒觉追求之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论语》《孟子》《大学》《阳明学》《庄子》系列课程。
7513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