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证预言| 我为什么总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故事分享,讲述能听懂和运用到生活中的心理学,提出走出迷失和不开心,心理成长的小建议。
-我们有时会陷入虚无、低落,想到现在的工作不是喜欢的,大学专业不是想选的,现在这样不是想要的生活,迷茫、找不到方向。
-这个时候不去内疚和自责,“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当悔恨过去的经历时,我们已经批判了自己第二次,当因为自责而陷入悲苦,我们就批判了自己第三次。
-放过自己,这可能是身体或心灵开了点小差,提醒我们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做点喜欢做的事情、对自己好的事情,真正的开始爱自己。
Highlights
02:45 什么是真正的来访者
03:34 什么是长大成人
04:40 自我的三种状态
07:20 为什么会被困在儿童和父母状态里
08:51 怎样进入成人状态
11:12 自证预言| 我为什么总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
14:10 面临困难的时候,可能面对的是选择
20:18 走出迷失、不开心,心理成长的小建议
21:22 原生家庭对个人的负面影响都很大吗
References
罗伯特·戴博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沙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
中国社会科学网,“Discourse”——法哲学视野下的哈贝马斯与福柯之争
BGM-Bloomingdays,萨吉
【絮语之间】
Discoursing,用「艺术疗愈」探索世界,你的心理自助手册。精神状态遥遥领先时,聊点影视和书籍。
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Spotify等全平台同步更新~
[Know me]小红书:任倾卿
[知识分享]公众号:任倾卿
[联系方式] qing_yam@outlook.com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