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曾国藩.著
3505

《挺经》——曾国藩.著

主播:伏泉000
《挺经》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是其从自身的成败得失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到的为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和理论。 本音频参考书目: 1、《挺经》,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2、《曾国藩全集》(挺经篇),主编:曹杨、刘景峰,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挺经》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

节目(6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伏泉000

伏泉000

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
关注
《周易》(倪海厦《天纪》+《群书治要》)
2.5万
本音频参考书目: 一、倪海厦《天纪》(人间道.易经); 二、《群书治要译注》(卷一.周易治要)【中国书店-出版】; 三、《傅佩荣解读易经六十四卦》(2005年,CD版) 本音频以倪海厦《天纪.周易》为主轴线,作为主要参考内容;其中倪师文言注解部分及卦图部分,(因读者水平有限,恐有误解)本读者不作翻译,由诸位自悟自得;关于周易原文部分,译文选自《群书治要译注》及《傅佩荣解读易经六十四卦》,由读者择优选择…… 音频制作时间:2024.04.19-204.6.18。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读书笔记
711
约翰.聂夫:1931年,约翰.聂夫出生于美国的俄亥俄州。1955年进入克利夫兰国民市银行工作,1958年成为信托部门的证券分析主管,1963年进入威灵顿管理公司,1964年成为先锋温莎基金投资组合经理人,1995年退休,31年间,先锋温莎基金总投资报酬率达55.46倍,而且累积31年平均年复利报酬达13.7%的记录,年平均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3%以上,在基金史上尚无人能与其匹敌,由于操作绩效突出,到1988年上升到59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收益型股票基金。至1995年约翰聂夫卸下基金经理人之时,该基金管理资产达110亿美元。 约翰.聂夫总会在股价过高走势太强时准确无误的抛出股票。在低迷时买进,在过分超出正常价格时卖出,他是典型的逆势交易者。 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评出了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约翰聂夫被称为“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排名第六。
《挺经》——曾国藩.著
3505
《挺经》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是其从自身的成败得失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到的为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和理论。 本音频参考书目: 1、《挺经》,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2、《曾国藩全集》(挺经篇),主编:曹杨、刘景峰,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弟子规传真(王西胜老师)
弟子规传真(王西胜老师)
本专辑是根据王西胜,王老师所著的《弟子规真传》翻录而来,此书是王老师在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明师讲堂历时两年(2017年10月9日-2019年11月11日)所作25讲《弟子规》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讲授的依据,完全来自当年在恩师屈三元先生门下学习时所受亲炙教诲,所举案例亦多为几十年自修与授课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或亲眼见证,非具普遍现实意义且刻骨铭心者,轻易不予采用。 对于某些由于时代变迁、语境不同而导致的容易引发误解、争论甚至质疑的内容,讲述时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辨析,并尽可能地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赋予其符合时代特点的崭新内涵。 【作者简介】: 王西胜 1973年出生,山东菏泽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师从民间国学大师(屈子之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约二十载,长期从事儒释道及屈原文化的义务弘扬传播工作。主讲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论语》,道家老子《道德经》,以及屈原《楚辞》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并致力于传统文化智慧管理之道在党政干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家庭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探索。常年应邀为各地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多家公益国学读书会巡回义务授课。 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工作委员会高级讲师、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十五届菏泽市政协委员。 著述有《老子心印》《儒学心印》《问答实录——经典生活化实战拆招》《活用经典问答实录:生活篇》《活用经典问答实录:企业篇》《论语心印》《弟子规传真》等。
58238
妙解《大学》
妙解《大学》
儒家经典《大学》的现代教育意义 概述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自古以来便是儒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均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现代教育中,《大学》不仅被视为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和传承,更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的历史沿革 《大学》最初是《礼记》的一部分,后被朱熹单独抽出,与《中庸》、《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教育的重要经典。自宋代以来,《大学》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之一,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教育和文化发展1。 《大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大学》被广泛应用于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等领域。多所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通过讲解《大学》的原文及其现代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大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的教义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大学》,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与其他儒家经典的关联 《大学》与其他儒家经典一样,都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与《论语》、《孟子》等经典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教育体系。在现代教育中,这些经典被融合和提炼,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作为儒家经典,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道德指引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大学》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6946
子轩夜读 | 《六韬》
子轩夜读 |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从此书的内容,文风及近年出土文物资料等分析,可大致断定《六韬》是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典籍。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韬》的基本理论和范畴,多来自道家,主张柔弱胜刚强、韬晦不露和安静玄默等,同时又引用“黄帝”之书[3],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4]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详情微信:15509351916
2.2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