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的音乐世界
4144

金宝的音乐世界

主播:Mars29
只个人小众喜好!止个人小众喜好! 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所以我们去做,你,听着就好!
节目(8)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Mars29

Mars29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Mars29
关注
金宝的音乐世界
4144
只个人小众喜好!止个人小众喜好! 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所以我们去做,你,听着就好!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朗帕尔《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单簧管协奏曲
朗帕尔《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单簧管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法国长笛大师让-彼埃尔·朗帕尔、竖琴大师莉莉·拉斯金、单簧管大师雅克·朗斯洛与拜耶尔指挥的拜耶尔室内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三位演奏家和指挥都是法国人,协奏乐团也是法国乐团,不但演奏技艺惊人,而且带着浓郁的浪漫迷人气质,加上莫扎特作品特有的、无与伦比的悦耳旋律,使这张专辑老少咸宜、人听人爱。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作于1778年4月。此曲是莫扎特应驻伦敦的法国大使济尼公爵及其女儿之邀而创作,让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儿结婚庆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达其父女的感情良好。此曲是一部祝贺用曲,既典雅又具有生动的表情。这部协奏曲既是长笛与竖琴完美绝伦的组合又是二重协奏曲题材的典型样板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长笛和竖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实际上是二重奏,是两个富有表现力的独特的乐器的相互倾诉和与交响乐队的倾诉。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作于1791年。莫扎特对单簧管的喜爱是他的音乐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第一次听到曼海姆乐队中的单簧管时,只有七岁,当时作为音乐神童在巡回演出。后来,他在伦敦,在巴黎,在重访曼海姆时,一再听到单簧管。单簧管引起的美感的声音,它那灵敏的力度层次,彩虹般的音色幅度,从近乎小号般灿烂的高音到最低音区(所谓的夏卢莫音区)的浓厚音色,使他着迷。在他短短一生的最后几年,他在维也纳同单簧管大师安东-施塔德勒(Anton Stadler,1753-1812,皇室宫廷乐队演奏员,和莫扎特一样,是个共济会员)的友谊使莫扎特对单簧管已很出色的掌握更加深了一步。
18016
德彪西《大海、夜曲、牧神午后前奏曲》
德彪西《大海、夜曲、牧神午后前奏曲》
这张专辑是德·伯格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及合唱团,演奏德彪西《大海》、《夜曲》、《牧神午后前奏曲》。 交响音画《大海》,作于1905年3月。此曲是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夜曲》作于1897-1899年。这部作品据说是受怀斯勒《黑色与金色的夜曲与焰火》及斯因邦的诗《夜曲》的影响,德彪西自己这样说明:“夜曲的标题,在这里应作较一般性,尤其是较富装饰意味的解释。它不采用夜曲惯有的形态,而以特殊的印象与光影为焦点,烘托出所包括的所有意象。” 《牧神午后前奏曲》作于1892-1894年,取材于马拉美的同名诗作《牧神午后》,此曲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作品,被公认为音乐界的第一部印象派作品。不同乐器各自的音色和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此曲的成功,是德彪西将印象主义艺术特征与象征主义特征运用到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典范。
5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