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堤可堤可

00:00
03:5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费舍尔《李斯特·交响诗》
---
这张专辑是匈牙利指挥家伊万·费舍尔与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合作,演奏李斯特的交响诗《玛捷帕》、《前奏曲》、《塔索,悲哀与光荣》、《第一梅菲斯托圆舞曲》。
格鲁米欧《小提琴录音1955-1978》
---
作为20世纪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大师,格鲁米欧是一位技艺精深、情感丰富的盖世奇才。人们从他的演奏艺术中感觉到,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他都拥有着引人人胜的特点和风格。在技术方面,他与许多伟大的演奏大师一样,具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辉煌的技巧。他的左右手技术均匀协调,双手之间的配合天衣无缝。正是基于这些技术特点和优势,他的演奏有着声音饱满、纯净圆润的效果,同时也十分突出地体现出了坚定、有力和棱角分明的果敢气质。 众所周知,格鲁米欧是一位演奏风格十分高雅的小提琴大师。在他的演奏风格中,包含和体现着法比小提琴学派所特有的雅致、纤细、灵巧和层次分明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个人所独具的美妙抒情性,这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个性与风格,都大量融汇在他演奏的各种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重奏曲及其它体裁形式的作品中。
李赫特《1960年卡内基音乐厅现场演奏》
46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李赫特1960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的现场录音。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等待,唱片公司终于出版了李赫特于1960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全部六场独奏会录音。专辑的发行,无疑是众多乐迷了解李赫特早期演奏艺术的绝佳机会,如果想更深入了解那时的李赫特,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考虑寻找李赫特早期录音专辑。 坦白地说,称李赫特的访美音乐会为传奇的开端恐怕略有不妥,毕竟此时距离他的毕生首演已近二十年之久,而且李赫特的名声也已经传遍天下,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更是被奉若神明。然而,访美之行对于李赫特的演奏生涯而言是极大的转折点,正是凭借此行他成功被西方世界所接纳,不再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另一方面,从个人的演奏艺术来看,此时的李赫特尚未完全脱离其四五十年代的演奏风格,称其是开端也并不为过。故最终定下其题。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史蒂芬·伊瑟利斯《战争时期的大提琴》
史蒂芬·伊瑟利斯《战争时期的大提琴》
这张专辑是英国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与华裔加拿大钢琴家史康宁合作,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一百周年而录制的,演奏的作品,由法国、英国和奥地利三个国家的著名作曲家在战争时期创作的大提琴作品组成,包括:德彪西、 布里奇、福雷、韦伯恩,还有四首当时英国士兵所流行的歌曲。100年过去了,战争幸存者都已作古,只留下描绘战争残酷的文学和绘画作品。聆听这张专辑,你会发现音乐也可以给我们启示,提醒我们战争带给全人类大规模的苦难。 曾经有一个叫哈罗德·崔格斯的英国业余大提琴演奏家,他就把自己特制的一把大提琴带到一战战场上,可在前线壕沟中演奏。他的大提琴的琴颈和琴弓可以藏于琴身之内,当然这种大提琴演奏时所发出的声音会稍为柔弱一些。在这张专辑中,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就将他的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Marquis de Corberon”换成哈罗德·崔格斯的那把战壕大提琴来演奏的。这真是非常不寻常的演奏,对大提琴家的技艺是极大的考验。 史康宁的钢琴伴奏非常微妙、生动,与大提琴的声音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他们的合作证明每个人都需要美、慰藉和喜悦,即使是在战场上。在音乐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梦想着另一种生活。
2.0万15
施奈德汉《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施奈德汉《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享誉全球的正统德国学派小提琴大师沃尔夫冈·施奈德汉与钢琴家卡尔·西曼合作,演奏莫扎特《第24、25、28、29小提琴奏鸣曲》。施奈德汉和西曼各自都以对莫扎特的演绎见长,二人也合作了大量的室内乐作品,都有相当出色的表现。专辑的演奏是纯正的德奥风格,内敛、平和,不事炫耀,严谨优美。两名艺术家录制这张专辑正值壮年时期,无论技巧与艺术性都处于最高峰,具有五、六十年代注意音乐诗情的典型风格,以尽量客观的手法来诠释莫扎特,但是至今听来依旧有迷人的魅力。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96,作于1778年,正值莫扎特随母亲开始第二次旅行演出之际,是成熟时期的开篇之作。当时莫扎特正热恋着宫中一位歌手的女儿阿蕾西亚,这首作品即成为风格最为柔美的一首,于美妙中透出高雅。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1,是莫扎特在曼海姆时期创作的7首奏鸣曲中的一首,莫扎特一改传统奏鸣曲中三乐章的布局,采用了一慢一快两个乐章的形式。 《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K.304,作于1778年。是莫扎特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在宫廷中谋取职位的梦想一次次破灭,曾经人见人爱的“神童”现在处处碰壁,即使一向乐观的莫扎特也为此感到苦恼。此时母亲的逝世好比是晴天中的一道霹雳,让莫扎特感到无尽的孤独和哀伤,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他写出了《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这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作品。
1.8万9
德沃夏克、圣-桑《大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圣-桑《大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大提琴巨匠罗斯特洛波维奇早期的录音,包括与阿德里安·博尔特爵士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与马尔科姆·萨金特爵士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合作,演奏圣-桑《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与钢琴家Alexander Dedyukhin合作,演奏大卫·波泊尔、德彪西、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894-1895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少数几部广受世人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杰作之一。其内容的深度、鲜明的形象以及交响发展的规模等方面,更接近于他的最后两部交响曲,无疑都是它的成功所在。此曲可以说是作者停留美国期间的最后巨构,曲中旋律优美,更由于写作于美国,把美国的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谣曲调巧妙地融合起来,产生独特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思念,还有作者对初恋女友的哀悼,这些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可以给人巨大的感动。 圣桑《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3年。这首作品模仿了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但是它只有一个乐章,因而在结构上不像这两首协奏曲那么正式。独奏乐器在第一小节就奏出了主部主题;奔泻而出的三连音音型、主题结束处的半音起伏进行,这些对整个作品都异常重要。当宁静的第二主题进入时,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古典奏鸣曲形式中的呈示部;然而简短的发展部(预示着尾声主题的一个新乐思在这里一闪而过)和接下来的几个不能被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再现部”小节,却将作品直接带进了下一个乐章(间奏部分)。这一乐章中乐队奏出的音乐有着小步舞曲的特点,然后便出现了双簧管以降B大调奏出的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
1.6万1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