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06

00:00
01:0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考拉的田园

考拉的田园

無門無派 一屆村夫 借古尋法 道法自然 自力耕新 修建田園 遊戲人生
关注
瑜伽音乐精选
104.8万
精选瑜伽音乐,可用于课中或冥想或放松休息等等
东西融合健康养生世界
16.4万
东西融合健康养生
竖琴协奏曲-Marisa Robles
8.1万
竖琴这一古老的乐器始终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典雅之美,其音色平和、舒缓却又极富底蕴。数百年来,竖琴虽然在交响乐团中一直扮演着配角,但是它奏出的古典音乐却往往令听众如痴如醉。 这张由Decca公司出品的《竖琴协奏曲集》荟萃了Handel、Boieldieu、Dittersdorf、Mozart、Beethoven等名家的竖琴音乐作品,由玛丽莎·罗伯莱斯(Marisa Robles)担任竖琴独奏、艾奥娜·布朗(Iona Brown)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担任协奏,在2009年《企鹅古典唱片指南》中被推荐为四星带花,极高评价。 玛丽莎·罗伯莱斯是当代著名的竖琴演奏家,她在Decca录制了很多的竖琴音乐。在这张唱片中,竖琴的动态范围很大,从轻微的触碰发出的蛛丝马迹般轻微的声响到猛烈的弹拨发出的冲击,指法不同而在同一根弦上发出不同的声音,时而轻盈通透,时而猛烈丰满,时而悠扬余韵缭绕,时而急如珠落玉盘。自然松弛之余,清晰可辨长短弦之间前后的距离。 “Marisa Robles 的竖琴弹的玲珑百态、如歌如呤,音色丰润,造句典雅,透出一股大家闺秀的高贵灵气,恰巧,这里的乐队指挥:布朗 也是位女性,细腻而体贴,和竖琴的配合令人颇觉亲密、柔美。”------李杭育(唱片经典) 企鹅三星带花 DECCA 小银圈 头版唱片,使用专业的器材转成高品质的WAV,上传分享人世间中竖琴篇中高贵灵气的...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茱莉亚·菲雪儿《俄罗斯小提琴协奏曲》
茱莉亚·菲雪儿《俄罗斯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菲雪儿与克雷兹伯格指挥的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合作,演奏三部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包括哈恰图良、普罗科菲耶夫、格拉祖诺夫的作品。 哈恰图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40年夏季,由传统的快-慢-快三个乐章构成,首尾两个乐章的基调是朝气蓬勃、快乐欢腾的,并贯穿着舞曲节奏。中间的慢板乐章抒情、沉思的、富有诗意,辉煌的提琴技巧与作品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生机勃勃,十分感人。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9,构思始于1915年初,此曲可以归入青年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成就之列。作为一个革新者,他在这首作品中进行着很多大胆的尝试,首先,这里的乐章排列就很不一般:它不是通常的快—慢—快结构,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以温柔如歌的主题占优势,而当中的第二乐章不用传统的慢板,反而是快速度的逗弄和怪涎式的诙谐曲。还有,为了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对比的事物,例如,青年人的美丽幻想和对大自然的崇高、静观以同尖锐的怪诞形象相对置,作者悉心研究小提琴演奏的各种可能性,采用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和异乎寻常的技巧性效果,从抒情宽广的咏唱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快速乐句和拨奏与用弓拉奏的复杂变换,从滑音到极度清晰(Marcato),从靠近琴马的特殊奏法(Ponticello)到清澈的泛音,所有这些引人入胜和富有诗意的技巧同清新的色彩效果的结合,使整个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 格拉祖诺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82,作于1904年。此曲明显体现出作者后期创作的一些特征,它力求加深抒情的表达,开拓情绪饱满的旋律,同时也要求具备古典式的明晰风格。作者以高超的专业作曲手法加以处理,全曲结构严谨、形式洗练,旋律音调接近俄罗斯民歌。
1.6万9
席格顿、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席格顿、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希拉里·哈恩与瓦西里·彼得连科指挥的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席格顿、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 专辑中最吸引人的是当代美国作曲家珍妮夫·席格顿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这是全球首次录音。而珍妮夫·席格顿就是哈恩16岁就读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时“二十世纪音乐”课程的教授,哈恩称席格顿教授是鼓舞、激发她进步的一位好老师,是美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这首献给哈恩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以《1726》为名,这是柯蒂斯音乐学院在费城的街号,十分特别。第二乐章为《恰空舞曲》,由多重恰空线条相互交织的复杂篇章。最后乐章以《向前飞》为题,伴随着哈恩的独奏,炫耀她的技巧。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获得2010年美国“普立兹”奖。 专辑中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除了第二乐章采用了作曲家的原稿外,其他乐章都采用奥尔改写的版本。希拉里·哈恩提及,这次为何要把珍妮夫·席格顿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放在同一张专辑,是因为他们的曲目都是全面的、隆重构思过的协奏曲,并且在哈恩就读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时给予她心灵上的照亮。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纪和不同的世界,但是他们都拥有共同的品质:抒情细腻、文雅、狂热以及成熟的精神。 希拉里·哈恩的演奏与乐团协奏乐器像亲密对话,时而浪漫热情、时而心动抒情、时而载歌载舞,这种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真让人惊叹。
1.9万6
盖利安诺《跨越爵士与古典的手风琴大师》
盖利安诺《跨越爵士与古典的手风琴大师》
理查·盖利安诺(Richard Galliano)出生于1950年12月12日,是皮亚佐拉最后一个关门弟子。这位有着意大利血统的法国人,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手风琴家,其手风琴技巧令人炫目,尤其是演奏皮亚佐拉的名曲《自由探戈》,在后世的无数版本中,这是最耀眼令人赞叹的。除了《自由探戈》,如果从未听过理查·盖利安诺演奏的音乐,推荐两首《Vuelvo al sur》和《New York Tango》,前者也是皮亚佐拉的名曲,连电子组合Gotan Project的演绎都令人印象深刻,自是不用说。后者则是盖利安诺的作品,他融入了即兴爵士的手法,豪华的乐队伴奏,是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新探戈的尝试。 理查·盖利安诺四岁起就跟随其父练习手风琴,少年时代迷恋上了爵士,尤其从小号手Clifford Brown的音乐中得到启示,并很快驱使他投入到爵士音乐这片新天地中,1970年代他移居法国后,就开始为一些著名的爵士乐手伴奏,诸如Chet Baker、Ron Carter、Michel Petrucciani、Jan Garbarek等。直到他遇见给他带来巨大影响的人:阿斯托尔·皮亚佐拉。 理查·盖利安诺曾经说过,皮亚佐拉就是他的导师,引导他掌握自己的风格,并一直鼓励他,让他充满信心,直到皮亚佐拉逝世,他们一直是伙伴关系。在与皮亚佐拉合作这段时期内,盖利安诺重拾欧洲民谣的传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达他内心的探戈。虽然手风琴bandoneon琴作为一样非常本土化特殊的民间乐器,在爵士乐中绝少有成功者,且难登高雅之堂,但是盖利安诺却成功地将探戈这种小酒馆式的小调舞曲以手风琴与管弦乐队合作的手法来演绎,有时候甚至气势恢弘,带有强烈的英雄诗歌体般的气韵。
3.6万6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罗莎琳·杜蕾克》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罗莎琳·杜蕾克》
这张专辑收录了罗莎琳·杜蕾克的演奏录音,包括巴赫的键盘独奏作品。可以为如何欣赏杜蕾克的音乐,以及她的天赋、思考音乐的方式提供最好、最详尽的解答。在杜蕾克有力而且可以完全分离独立的十指带领下,音乐就像在她所创造的环境下十分自然的深呼吸。在错综复杂的旋律线中,你会对她奇妙触键下所流泄的清澈琴音感到讶异,这种声音有如天鹅绒般的轻巧舒适。对乐曲结构的敏锐感受再加上清晰的音色、独一无二的转换乐句以及表达概念的方法,这就是杜蕾克的音乐。本世纪有三位音乐家让我们更明了巴赫键盘音乐的艺术以及各种不同诠释方法的可能性,那就是兰德芙丝卡、杜蕾克与古尔德。这三位音乐家的音乐风格都很鲜明,他们的巴赫都具有迷人的吸引力与个性,但是诠释方法却全然不一样:兰德芙丝卡极度浪漫,古尔德的音乐线条古典且简洁,杜蕾克则特别注意乐曲的结构。她用音符与乐句来“构筑”音乐,因此我们彷佛可以从她的音乐里“看”到乐曲的形貌样式,就像一个个单独的细胞成长并结合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再加上杜蕾克的十指触键能够完全独立不受影响,因此她能任意把单纯的乐句弹得丰富多彩,这里所选录的六首组曲最能呈现杜蕾克的乐思与音乐概念。灿烂的乐音伴随着无穷的节奏,音乐如同在她的指尖下跳跃。不过在第二号组曲一开始,音乐又洋溢着高贵典雅与庄重的风味。在一成不变的乐谱束缚下,杜蕾克能够跟随音乐的脚步,她知道音乐的魅力在于强烈的对比与情感。这是杜蕾克的使命,也是让她得到肯定最主要的原因。
1.9万40
布拉格四重奏团《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
布拉格四重奏团《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
这套9CD合辑收录了布拉格弦乐四重奏团演奏的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作品。该团的演奏非常精彩,流淌的弦乐音流,音色优美,音场丰富饱满。《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室内乐在德沃夏克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演录的频率大大低于他的交响曲、其他管弦乐曲甚至钢琴曲等。德沃夏克那充满灵感音符的大脑中不乏动人的旋律,而在室内乐作品中似乎更注重几种弦乐音色搭配与细腻的情绪交流。 布拉格弦乐四重奏团是当今乐坛最重要的室内乐组之一,在弦乐四重奏组合人才辈出的捷克,布拉格四重奏团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室内乐团,该团创建于1972年,成员来自布拉格音乐学院学生。自成立后,该团传承了捷克独特的四重奏传统,秉持着老派组合的和谐、完美、优雅,以精湛的音乐技艺为业界的瞩目。 德沃夏克(1841-1904)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也是世界音乐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大师,其幼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惊人的作曲天赋。从其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按照不同的地点进行划分,分为:捷克国内的探索阶段、德国的发展阶段和美国的成熟阶段。在捷克,年仅二十岁的德沃夏克在乐队中担任中提琴手,创作了一首弦乐五重奏作品,这也是其弦乐创造的开始,《A大调弦乐四重奏》、《降B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D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等作品的创作,让他在乐坛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地位,也掌握了弦乐四重奏的创作规律,为之后弦乐四重奏创作打下了基础;在德国定居以后,德沃夏克扩宽了视野,创作水平进一步提升,《E大调第八弦乐四重奏》、《d小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等作品和之前的作品相比,形式和内容更加成熟;在美国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期间,创作了《G大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等作品,尤其是其《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作品中融入了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元素,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德沃夏克的一生中,弦乐四重奏创作从来没有停止过,作品数量多、质量高,达到了同时期音乐家难以企及的高度。
9.2万7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