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8 被剩下的孩子:注定的“工二代”,也有做梦的权利

00:00
01:18:12
听完整版
节目详情

这个春天,备受关注的邯郸未成年人杀人案,使得大众的视线又一次聚焦到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以及县乡儿童的心理健康、素养教育等议题上。作为在我国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儿童群体,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代价的承受者, 他们是“被剩下的孩子”,既是脆弱的易受害群体,同时在不当的教育之下也可能发展成为施害者。

另一边,南方周末的一篇“10万+”特稿《最佳辩手来自无名县中》引发了我们对“被剩下的孩子”的另一重想象。今年春天,几个发型独特、乡音浓重的05后县中孩子,闯入了一场原本属于名牌中学和国际学校的游戏——国际华语辩论赛。在广大B站网友的见证之下,他们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县中塌陷”的讨论遍野之时,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所希望唤醒的东西——思辨、批判、提问等等,在一群“被剩下的学生”身上,才终于散发出点点微光?

这两则新闻照见的是同一群体的不同侧面,“留守儿童”、“被剩下的孩子”,重重标签背后,真正的结构性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乡村教育还可以做些什么?能不能帮助这些孩子找到一条独属于他们的道路,而不是让他们卷入一场他们从一开始就远远落在起跑线之后的赛道?

文字节选详见: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21338

【本期嘉宾】

潘江雪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上海市政协委员。

董世华

教育学博士,贵州省铜仁学院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

刘昱秀

澎湃人物记者,长期关注乡村教育议题。

【本期主播】

林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0:06:43 改开40年,被剩下的两代人,如何重建爱与陪伴?

00:13:15 抑郁与网瘾:乡村教育更隐性的匮乏是什么?

00:21:47 被污名化的“留守儿童”,怎样自信?

00:30:06 素养的习得,需要无数的“高光体验”和情感冲击

00:32:10 藏区劝学校长:“要带着酒和肉到牧民家把自己喝醉”

00:33:59 孩子离家出走:“想去城里找在外打工的父母”

00:38:30 “不公平”的假期:逛博物馆 vs 帮家里收玉米

00:44:28 注定的“工二代”:磨刀不误砍柴工,做梦醒来再打工?

00:49:08 “如果孩子宁愿去城里要饭也不回来,那才麻烦了”

00:51:45 对素养教育最大的误解:“既然考不上大学,那就心理健全就好”

00:56:14 我们的命运都有边界,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幸福

00:58:51 她生活的村里有脏话、土话,就是没有“黑话”

01:00:38 填鸭式教育不再有效,创造力是“不断犯错”

00:46:47 对乡村真正的赋权:他们看过世界,但依旧愿意回来

01:05:47 作为“城乡剪刀差”的受益者,我们都该对乡村抱有一份亏欠

01:09:20 留守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千千万万的乡村教育从业者

【本期配乐】

《迷失南宁》——Run Run Run乐队

【本期福利】

欢迎在小宇宙单集评论区留下你对乡村儿童和乡村教育的看法和故事,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3位听众送上图书盲盒一份。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寄宿小朋友带领记者参观他们的宿舍。(澎湃新闻记者林柳逸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的男孩们主动邀请记者为他们照相。(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的女孩们。(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一所小学,脚踩凉鞋的孩子们正在打篮球。(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云南澜沧县的一所小学,孩子们正在午睡。(北京青年报记者纪佳文 摄)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