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白天,星星都躲到哪了?

00:00
01:08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有风书院

有风书院

让我们一起,用听的方式来描绘美好的生活。
关注
阅读时光《经典文学》
34.3万
经典文学阅读,不定期更新,感谢点赞与赏识。
好书共读21《在自己的树下》
3310
好书共读21《在自己的树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随笔集,有他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 一百年的孩子,连接过去和未来……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树为什么会笔直地向上生长?。。。。。 欢迎你继续订阅收听其他专辑,感谢赞赏!
好书共读17《专业主义》
7155
好书共读17《专业主义》 作者大前研一,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曾任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 本书重点阐释真正的专家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 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的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专业主义》可以帮助管理者寻觅真正的一流人才; 对于个人来说,《专业主义》可以为职业人士指明了一条修身之道。 欢迎你继续订阅收听其他专辑,感谢赞赏!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科学星球
科学星球
一看见星空,我就开始做梦。 ——文森特·凡·高(1888年)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我们能存在于这个宇宙中,并且思考有关宇宙的奥秘,这实际上是一种应该珍视的幸运。 人类已经走过了一段相当卓越的天文学之旅。一开始,我们以为自己就是万物的中心,太阳和恒星都屈从于我们的意志。后来,我们用逻辑和推理认识到了真实的情境:我们的地球,只是在巨大宇宙中的一个小小角落里的一个小小的星系中,围绕着一颗小小的恒星运转的小小的行星。这个宇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我们想象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可能在宇宙中的某个角落真实地存在着。 这样的发现绝对值得褒奖,但是总有一些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要探索太空呢?我想说,因为探索未知这一行为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基因中。人类的好奇心把我们带出了非洲,走向了全世界。我们站在了珠穆朗玛峰的山巅之上,也曾前往马里亚纳海沟一探究竟;我们目睹了月球上的“地出”和火星上的日落,还观察了可观测宇宙的边界。我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要探明所有的未知,要不断地探索知识的边界。 未来,我们将很有可能见证人类第一次前往火星,这将是我们第一次踏上另一颗行星。今天的小学生在未来可能成为火星的居民,为人类探索太阳系开辟出新的道路。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的望远镜也很有可能会发现宇宙中其他文明的踪迹。 对于那些认为单凭好奇心不足以让我们如此卖力地探索宇宙的人而言,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就在他们面前。当我们只能生活在地球这一个行星上的时候,相当于我们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人类在未来可能会遭遇小行星的撞击、大规模的瘟疫,甚至核战争,面对种种类似威胁,冒着艰险向太空进发才是我们幸存的最好机会。 别忘了,我们本就是星星的孩子,我们来自太空。我们骨骼中的钙元素和血液中的铁元素是在濒临死亡的恒星核心处产生,并且通过超新星爆发散播到宇宙中的各个地方的。向太空进发其实只是一趟回家的旅途。而我们在天文学和太空探索中付出的努力,正一步一步地实现着在太空中永久生存下去的梦想。 因此,在宇宙大撕裂发生之前,在宇宙这个舞台落下帷幕之前,我们都会一直怀着敬畏和好奇仰望星空,探索星空。
134.7万143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