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第三届扶阳论坛04

00:00
01:06:4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百媚生

百媚生

读中医之经典,疗现代之疾病
关注
难经
56.9万
《难经》是战国时期成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针灸大成
23.1万
针灸歌诀
《神农本草经》-倪师注解
101.5万
我国自古相传有三坟,最是深奥难懂,历代以来所有名家都认为能解此三坟者就是最懂中华文化的人,这三坟就是《易经》,《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今我收集历代各名家对本草所做之论述,再加上我个人自临床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识,虽完成这部神农本草经的解说,但是必然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见谅,后来之高手名医必然可以再增加许多有效之说明与批注,个人期待所有有志学习中医的人士,能够自此书中得到一定的药物学知识,经方之用药是超出原书许多。因此我在本书之后增添许多经方的用药,以备将来研习经方时能有药性之根据。 本书虽未完善,但是已经包含所有将来研究伤寒与金匮所需的药性知识在 内,因此如能熟读本书,将来研究经方时必然事半功倍,替研习经方者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查询药物时间,将来一看到处方时,就可以心知肚明处方原因,剂量使用,用药原则等等,所谓开卷有益,即使看完全书后,只能得到一小点药物知识, 这也是值得。 期望我人纪班学员与购买者,在看完此书之后,能更上层楼,学无止尽, 大家以此为基础,再向上向外发展研究,就不会迷失用药方向了。 汉唐中医倪海厦谨记06/18/2OO6于佛州深夜丑时自家书房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中医脉诊教学
中医脉诊教学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他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又叫仓公,约前205—?)就曾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看病必先诊脉。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把脉分为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作了说明,并且叙述了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许多名医都精通脉学,例如,明代的李时珍对脉学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公元1564年)等书。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述已不下一百多种。其中虽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14.2万1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