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故事三首
119

22故事三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节目(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浅蓝的淡然

浅蓝的淡然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浅蓝的淡然
关注
四年级下册课文
1137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古诗词诵读
2543
小学必背古诗文
22故事三首
119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格林童话故事
格林童话故事
《格林童话》蕴涵着深刻的道德主题,浓缩了19世纪朴素的善恶观。《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粗略地分为三种: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和人的伦理形象。儿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三位一体,是兽类、半人半兽、人类的三位一体,而且这三类形象按时间顺序发展变化。当然凡事旨有例外,它们有时也不按时间顾序而是直接以三位一体示人。儿童身上有原始初民的影子,有动物本真的影子。格林兄弟在处理这些形象时,大都写得善恶分明,好坏黑白,一目了然,没有灰色地带,善恶好坏向两极夸张。这显然在照顾儿童的认知能力。《格林童话》的故事让儿童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冒险,而这些奇妙的经历正是儿童在可以独碰的日常环境中难以实现的。这些内容丰富又饱含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扩展了儿童的思维世界,在轻松愉说的阅读中总结经验教训,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激发儿童善恶观的形成。 《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格林童话》遵循了儿童本位,重视儿童的内在需求,关注入的成长,帮助构建儿童正面的伦理观善恶观。其着眼点在于让儿童成长为真正的“人”,教人“扬善避恶”,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对“人”的强调、关注和尊重无疑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在物质文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再发现变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园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们寻求着精神上的回归。《格林童话》对人和社会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还原,使人远离尘嚣,回归人最本真的状态。《格林童话》童话的纯真、原型的灵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伦理的伊甸园,具有精神启蒙和文化回归的意义。
2.0万169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世界上极为特殊的一部经典,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第十卷出版整整跨越了30年。这30年里作者法布尔并不是停笔不写,而是在用每一天观察的积累进行创作。 提到《昆虫记》,很多人都会想起中学课本上的一节课文《蝉》,细致入微的描述、流畅优美的文字,让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震撼。那么常见的蝉,一个被我们所有人忽视的昆虫,清晰地在我们眼前活跃着,那充满活力的自然和生命之美几乎触手可及。 《昆虫记》是世界上极为特殊的一部经典,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第十卷出版整整跨越了30年。这30年里作者法布尔并不是停笔不写,而是在用每一天观察的积累进行创作。在现在这样的社会,我们已经习惯了流水线产品的生活,包括很多畅销书,也不过是一、两个月创作的结晶,我们已经很难享受到《昆虫记》这种历时30年创作的书籍。当你翻开它,阅读其中的每一页,就是在阅读一件奢华的艺术品。 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书籍或百科全书,《昆虫记》散发着一种如孩子般天真的人文品格。《昆虫记》中没有种属科目的严格分类,而是由那些或美丽或丑陋的昆虫自己出场,展示出一幅幅生动旖旎的昆虫生活风俗画。书中充满了像孩子一样对未知的渴求、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也充满了法布尔本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状态。他会为发现昆虫天赋本能的不同而高兴、为圣甲虫成功推起粪球而激动,在他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描述下隐藏着睿智的思考,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又亲切地找回了丧失已久的内心的纯净与静谧,唤起了我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你可以想象一下,生活在钢筋水泥铸成的城市里,被每日繁忙的工作、学习所占据,你已经有多久没有看到过树下蚂蚁的行军、已经多久没有看到过雨前蜻蜓的舞蹈?感受自然与生命、感受世界的真实、感受生活的美好这便是《昆虫记》给我们最大启示。也正是这样,我们重新编辑推出了这部全译本。同时,书中还特别加入约1800幅精确、细致的插图。这些插图全部手工绘制,希望这些既精美又准确的插图能够帮助读者亲身融入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去,轻松地感受自然与生命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感动。 《昆虫记》中,法布尔自始自终都是谦逊的、平和的,没有对生命的随意摆布,没有可笑的妄自尊大,他孜孜不倦地在“荒石园”中观察、记录了30多年,平和地向我们传达着那些关于昆虫们最朴素也最深刻的知识,希望读者们也能够感受到这种平和、温暖的情感,感受到那蕴含在细节中的生命之美,重新思考生命的含义与价值。
264.2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