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朗读
2.0万

《雨巷》朗读

主播:张志新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节目(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张志新

张志新

我是邯郸磁县镇中的一名朗读爱好者 喜欢诵读佛经和古诗 这些都是用手机录的音 效果不佳 请谅解
关注
《卜算子·咏梅》
3.5万
《卜算子·咏梅》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写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全词运用逆向思维来立意,融合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等手法,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1.2万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这首小令可分四层,第一层说喇叭、唢呐最突出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暗示小人得意的情状;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曲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全曲借物抒怀,虽然没有正面提到宦官的字样,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痛恨情绪。
《秋声赋》欧阳修
4.5万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王鹏睿解读经典|大学
王鹏睿解读经典|大学
《王鹏睿解读经典|大学》共5集,通过对四书之首《大学》原文的解读,让听众能够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了解《大学》中阐述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内涵,并明晰现代人应该学习什么才能够与时俱进的应用大学之道,戒除浮躁,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 主播简介: 王鹏睿,中国国学术数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MBA班特聘国学教授,武汉大学领导干部培训基地特聘国学教授,慧门术数版权课程著作权人,国学术数现代应用与传播专家。 王鹏睿院长毕生专注于国学术数现代应用理念研究和实践应用传播,为国内顶尖的国学术数现代应用专家。他的课程不仅在国内知名高校总裁班传播,而且还最高服务于英国大使馆,开创性的将国学术数融会贯通于英伦绅士文化之中,受到中西方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同和高度评价。 王鹏睿院长曾在世界五百强排名第四位的外资金融集团AIG(美国国际集团)供职八年,深谙中西管理文化之精髓。自2006年创业以来,一直秉承“弘扬国学,立足术数,培养智囊,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专注提供国学术数现代应用领域内的专业服务。 专辑内容: 第一集:时长26分58秒,主要讲解《大学》第一章第一段并诠释经典名句。 第二集:时长24分53秒,主要讲解《大学》第一章并分享经典禅修案例。 第三集:时长25分02秒,主要讲解《大学》第一章至第四章并分享现实案例。 第四集:时长20分51秒,主要讲解《大学》第四章至第九章并分享现实案例。 第五集:时长19分04秒,主要讲解《大学》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并分享现实案例。 听课收获: 告诉你学习什么才能够宁静致远。 适合人群: 1、学生; 2、上班族; 3、国学爱好者。 播出时间: 每周二、周五6:30 课后咨询: 1、在听课界面底部提交评论留言; 2、加微信号:wpr008,并发“学员咨询”验证; 3、关注微信公众号:ccanri。 扩展阅读 1、欲了解更多王鹏睿院长相关新闻,请您登录百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直接键入“王鹏睿院长”或“慧门术数”两个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资讯; 2、在头条号、大鱼号、企鹅号、百家号四大自媒体平台上,直接键入“王鹏睿院长”或“慧门术数”两个关键词,即可搜索浏览到王鹏睿院长亲自撰写的原创文章。
69905
鲁迅的爱情故事 | 两地书 | 求关注!
鲁迅的爱情故事 | 两地书 | 求关注!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刚直不阿,感情世界也一样磊落。他把自己的大半生全部付诸笔端,用文字来批判那个暗黑的社会,并妄图在硝烟弥漫的旧中国中闯出一条新路来。他的思虑中留给儿女情长的部分实在太少,以致于人们需要拿着放大镜,才可以在他和爱人的书信集《两地书》里发现一丁点温柔的齁甜,他就是鲁迅。 《两地书》收编了鲁迅和许广平在1925年到1929年之间往来的书信。五年间,记载了许广平从一个学生到妻子、母亲身份的转变过程。她和鲁迅之间的故事从学生许广平的主动出击请教开始,他们谈天说地,聊教育,谈社会,针砭时事,直到鲁迅被热烈的许广平俘获,在相隔的两地遥寄彼此生活的琐细,再到婚后离别的牵绊。 他们之间的书信质朴而平淡,全书中,鲁迅最动人的一句情话也莫过于:“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许广平的这份爱,鲁迅很被动,从“不敢爱”到“可以爱”,鲁迅的内心像是终于冲破了一扇禁忌之门。了解鲁迅所处的家国天下情势后,你才可以真正理解这份“不敢”背后的禁欲意义。
52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