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
1.6万

伊索寓言

小学语文新课标
节目(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有儿初成长

有儿初成长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有儿初成长
关注
小兔托尼成长故事绘本
3066
小兔托尼成长故事绘本
一起踢足球
817
学会合作
伊索寓言
1.6万
小学语文新课标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弟子规
弟子规
一个人这一生只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其一是孝养好父母,其二是教育好孩子。这两件事,都至关重要。其实这两件事又是一件事,就是经营家庭。换句话说,孩子教不好,父母会难过,家庭也不会幸福。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教育好孩子,也没有对父母尽孝道,即使他再有钱,再有地位,也是一个失败的人。教育孩子,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的重要职责。可以这样说,父亲、母亲,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事业。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把这个事业做好。弟子规,圣人训。至要莫若教子,教育孩子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古人曾说:“至要莫若教子。”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孩子这件事,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孩子教育好,一个家庭才可能幸福、和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健康了,社会才会是和谐的。可见,把孩子教育好,对社会也是一个大贡献。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感觉到,教育孩子实在是太难了。果真如此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在我看来,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仅仅需要父母给孩子做个好样子而已。正如至圣先师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的确没有什么难的。但有一点必须说明白:父母一定要知道怎样正确地给孩子做样子。因为无论父母做的是好样子,还是坏样子,孩子都会“照单全收”,所以,父母一定要提起教育的敏感度,给孩子做个好样子。
776641
走进《孟子》| “走进经典”系列
走进《孟子》| “走进经典”系列
一、【作者简介】 陈达隆,旅美学者,融会中西,深研中华传统文化数十年。其学以古圣贤为师,出入各家学术,贯通儒释道精髓。 长期讲学于国内外。在北京发起创立燕京同道书院和燕京读书会,十几年来致力于深耕社会有志青年,定期指导精读经典,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蜚声于京城国学界。 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法路径:对面亲聆,体贴古人。由此突破古今学术的局限,亲见中华古圣贤的境界传承,揭示中华传统的生命智慧之道。 二、【专辑简介】 《走进孟子》,是《走进经典》的系列课程之一。 27节精炼讲解,引领听众走进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视角,还原经典的内在脉络,亲见古人作经典的用心和境界。 每天10分钟,带给你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孟子生活在先秦的战国时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后世被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一百多年来,随着西方文明输入“启蒙”,“圣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孟子作为教条退出去,出现越来越多批评孟子的声音。 这是出现在历史大转折时代的历史现象。 孟子对我们当代人,这个意义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要讲孟子的原因。 孟子的特点,一是“敢说话”,诠释尧舜、孔子等古圣人的思想,譬喻生动淋漓尽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二是他“善辩”,说理透彻,言辞犀利,因此也是历史上和学术争论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人物。 围绕孟子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争议,这些解读或“诠释都出于某种时代的原因而陷于先入为主的框架之中,从来没有人老老实实地去听孟子讲话、去读懂孟子。一百年来的混乱现象,源于两千年来没有人真正了解孟子的原意。自然也就没有可能向后代传递孟子的真精神。 我们先要弄清楚,孟子在他那个时代是个什么人,他本来在讲什么。这个道理,是不是不难理解啊?好比一个说向南,一个说向北。你总得先找到北、先认得北。 我们介绍这个课程,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1)从源头上讲清楚,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孟子思想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人格境界,孟子到底在说什么。 (2)聚焦于孟子说“性善”的原理。 这是孟子全部思想主张的核心与基础。抓住这个核心,孟子究竟讲什么、主张什么就一目了然。 (3)孟子说“性善”,原本不是今人所谓“性善论”、不是“人性的哲学”。所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诠释的,无论是反对还是维护孟子的,都读错了。 (4)我们要从经典文本入手,看看孟子究竟讲什么。
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