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2021年Top 30 Death Metal 专辑(1)

00:00
01:40:48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暗火

暗火

广角看世界,长焦看人生
关注
暗火重金属音乐电台
7.4万
喜马拉雅主战场! 这里没有无病呻吟的主流音乐;这里没有披着大牌儿外衣的铜臭音乐人;这里没有那些2B的伪金属乐队;这里只有那些无法在这个国家蹬上所谓大雅之堂的真实的音乐;只有那些99.9%的人都闻所未闻的真实声音。暗火必将汹涌!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奥曼迪《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奥曼迪《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这张专辑是奥曼迪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贝多芬《惠灵顿的胜利》、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柴科夫斯基《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49,作于1880年。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此曲以其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启用真的大炮。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 贝多芬《惠灵顿的胜利》作品91,作于1813年。此曲是应节拍器发明者梅泽尔(Maelzel, 1772—1838)之邀而作,当时梅泽尔发明了一种称为Panharmonicon的自动管弦乐。曲中为模仿炮声与枪声,使用大鼓和木制齿车。全曲分为“战争”和“胜利交响曲”两部分。战争中在鼓号声中代表英军的是《保卫大不列颠》进行曲,代表法国的是根据《马赛曲》作成的进行曲。在枪炮声中,又引用了《冲锋进行曲》。第二部分,D大调,以英国国歌《神佑吾皇》为序引,圣歌的曲调共反复4次,使气势愈演愈烈,尾奏中,英国国歌织入赋格曲主题,在华丽的赋格展开中结束。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954518
侯长青、曹杨《马足龙沙》
侯长青、曹杨《马足龙沙》
这张专辑是笛箫演奏家侯长青、琵琶演奏家曹杨,以深情的迷人演绎,融合前所未有的音乐理念、巧妙的音乐构思,打造的全新国乐经典。录音师李小沛以同期录音、录音室多声轨音乐录音的方式进行混录,再次突破了我们对聆听的认知。这对音乐伉俪在《马足龙沙》中不仅献上精彩演奏,同时也参与了作品的创作。专辑启用两名制作人,创造出无比丰富的音乐内容。音乐制作人丁豆豆的编曲大气磅礴,犹如电影大片般精彩;善于在音乐中运用传统音乐的音乐制作人尤景仰,为唱片亲自创作两首原创作品,动听无比同时又有出奇的心意。 这张专辑内容非常丰富,有古典、有地域特色,还有中国国粹京戏、昆曲,以及新编的和原创的曲目,丁豆豆和尤景仰作为这张专辑主要的编曲和作曲家,对这张专辑注入了非常多的心血。尤景仰为专辑原创了两首曲目,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琵琶和笛子这两件乐器在一起搭配如果没有很深的功底的话,是写不出来两个人的默契,但尤景仰从他自己的视角来诠释笛子和琵琶,重新诠释笛子和琵琶这两件乐器的搭配,这就是他非常独特的一面,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整张专辑的气质提升。主题作品《马足龙沙》加入各种乐器,声音太壮观了。形象非常壮大,感觉一下来到大漠,有海市蜃楼的画面,震撼人心。
58801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