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你我心
12.5万

乐动你我心

主播:希望3255
谁的音乐能够敲打你的心房?谁的歌词说出你的心声?Hope Radio希望电台,带你感受音乐的心跳!《乐动你我心》,用音乐拉近彼此的距离!【微博/微信搜索“希望电台”参与互动;听友后援QQ群186820515】
节目(13)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希望3255

希望3255

微博/微信搜索参与互动;听友后援QQ群186820515
关注
快乐玮斐兄妹
41.6万
快乐生活减压脱口秀,一期一个话题,“玮斐兄妹”无厘头搞笑与吐槽,将生活中的压力和烦心事​哈哈一笑了之!微博@玮斐兄妹 看兄妹俩的搞笑日常!
嗨PIE太原
19.9万
山西首档风土人情娱乐脱口秀,太原本地原创优质新媒体,“PIE”即太原方言“谝”字读音piē。用最“嗨”的方式,带您重温老太原、感受新太原!关注“嗨PIE太原”公号报名当嘉宾,有机会与主播一起蛇精一起嗨!
艺考研习社
1.3万
研习艺考,我们是认真的! 想做客“艺考研习社”? 赶快在“艺考研习社”公号或微博留下自己的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学校/专业/简单经历/个人介绍/联系方式(V信号/手机号)/个人生活照一张 一经选中,小编会联系你哒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马舒尔《勃拉姆斯·第二、三交响曲》
马舒尔《勃拉姆斯·第二、三交响曲》
这张专辑是马舒尔指挥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演奏勃拉姆斯《第二、三交响曲》。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73,1877年夏天。此曲不再以表现悲剧性和英雄性为主,而是着力谱写一首纯朴感人的浪漫主义田园诗,有点像“日落时分的荷兰”风景画,或者说保持着古风的维也纳的诗意画页,整个作品沐浴在宁静、柔美、明朗的光辉之中,是一种欢乐的生活感受。 《F大调第三交响曲》作品90,作于1883年。此曲是在勃拉姆斯知天命之时诞生的,他那时“倚着威斯巴登的夏季,窗外可看到莱茵河与周围荡漾着黑森林的清新”。擅用木管,素描自己的矜持和细腻。第三交响曲,与第一和第四一样,总充满着“反省的怀疑”。纠缠的潜涌最终都自行寻取到光明的暖流。定音鼓轻轻在旁,潜涌捂住被暗礁划破的伤处若无其事向前奔去;高山在顶上。当尾声落入沉稳平和时,已是心灵澄澈,夕色透明。 勃拉姆斯的这部交响曲以意志坚强、富有毅力、梦想孤独、寂寞追求等形象描写,充分展现了勃拉姆斯自己,并且他的创作特点也随之展露出来:粗犷旋津;强有力节奏;柔和的乐队色彩;管乐器在较低音区与弦乐混用等等。这部作品还有另一称谓,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称之为“森林的牧歌”。
4338
霍尔绍夫斯基《肖邦、莫扎特、巴赫》
霍尔绍夫斯基《肖邦、莫扎特、巴赫》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霍尔绍夫斯基演奏肖邦、莫扎特、巴赫的钢琴独奏作品,录音时他已经年过九十,偶尔有些跑动不很清楚,但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年纪摆在那里,让人惊叹不已的是钢琴家演奏中仍旧耸立的东西。包括那明净的触键风格,立体的声部塑造,或许是源于莱谢蒂兹基的歌唱性,以及那个施耐贝尔、费舍尔活跃的年代里,典型的综合智性与灵感的风格框架。聆听他演奏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在慢乐章中,钢琴家力求将每一指触都立稳,由此呈现他的歌唱思维,又在若隐若现的一些岁月痕迹中,将原作的抒情性表现为强烈的渴望,确实带给人非常特别的聆听体验。 米奇斯瓦夫·霍尔绍夫斯基(Mieczyslaw Horszowski,1892-1993)俄罗斯钢琴家。如果有人可称作天生奇迹,霍尔绍夫斯基当之无愧。他的演奏生涯是表演艺术界最长寿的。1993年5月22日(101岁)去世时,他的老师,著名教师莱谢蒂兹基的最后一个传人走了。莱谢帝兹基是贝多芬的高徒车尔尼的学生,活到八十五岁,在1915年去世。老师死后,学生又活了将近80年。在霍尔绍夫斯基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依然活动频繁,对如此高龄的人来说难以想象。他名副其实地一直演奏,教学到死。听众对他的音乐修养和诗情画意敬仰备至,他们多么希望抓住这个小个子,不让他走。永远令人难忘的是他那美丽纯净的歌唱音色,那是莱谢蒂兹基的教学标记。要领略霍尔绍夫斯基的纯净音色,请听他演奏的肖邦《降D大调夜曲》,录于他的晚年,是录成唱片的肖邦夜曲的最佳演奏。或者请听他在赫尔辛基弹的莫扎特奏鸣曲的现场录音,那些奏鸣曲到他手上都变成了小型歌剧。霍尔绍夫斯基是得天独厚的艺术家,几乎从孩提时期起,这个“当代的莫扎特”(人们常这样称他)便一直以其独奏曲目的演绎和室内乐演奏之默契颠倒众生。
165714
圣-桑·三部著名的协奏曲
圣-桑·三部著名的协奏曲
这张专辑收录了圣-桑的三部协奏曲。 《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33,由大提琴家马友友与马泽尔指挥的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马友友对作品风格把握准确,充满了热情、冲动,但极有章法。细节处理别致、优雅。音乐的整体气氛热烈、奔放,马泽尔的指挥很好地烘托了这种氛围。马友友的演奏,技巧完美、运弓手法细腻、对比强烈、情感表达真挚而朴素、富有想象力。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与马友友配合完美统一,录音音色华丽、音场宏大、富有气势、层次感强,效果完美。 《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22,由Cecile Licad与普列文指挥的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此曲作于1868年。是圣-桑最经典之作,作品广泛运用民歌音调,音乐主题短小精炼、旋律丰富新颖、结构布局统一、并采用古典的和声,丰富的织体、欢快的舞曲节奏,使音乐通俗易懂,充满了机智诙谐的情趣,反映作曲家早期创作技巧和风格。 《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托马斯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演奏。小提琴的演奏诗意、悠闲,但是似乎激情不足,含蓄的情感表达盖过了圣-桑作品中该有的锋芒毕露。此曲作于1880年,以其优美的旋律、严密的结构、高难度的技巧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最为出名。圣-桑自己对这部作品的介绍是“两山夹一湖”,一、三乐章是激情的高山,二乐章是平静的湖泊。第二乐章非常优美,如歌的旋律宁静祥和。
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