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Scarlatti Sonata in a minor K188

00:00
03:39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旺德《贝多芬·第一、六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一、六交响曲》。汪德的指挥架构在流动性的音乐行进上,在稳健中散发处处精妙,音乐不会流于死板或沉闷。旺德忠于贝多芬原谱的指挥特性,这个录音也成为见证他毕生七十年指挥艺术的终极代表作。除了汪德本人的指挥艺术,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录音师在平衡上的拿捏、音色表现的细腻等,都让此录音成为爱乐者不可或缺的经典名盘。 《C大调第一交响曲》作品21,作于1794至1796年。此曲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音乐元素,幽默通俗又带有舞蹈性。某些部分的旋律激昂,某些部分充满了欢乐的喜剧性,轻松诙谐,展现了舞蹈性的主题。此曲的和声手法、浓重的管弦乐笔法,呈示部结尾处的定音鼓,第三乐章中行进级攀登的曲调、疾快的速度、突然的转调,恶作剧式的休止符,这一切都处处隐伏着未来贝多芬的所有因素。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作品68,完成于1808年。此曲是贝多芬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科普兰《阿帕拉契之春、马术赛会、鼓号曲》
13
这张专辑是路易斯·雷恩指挥亚特兰大交响乐团,演奏科普兰《阿帕拉契之春》、《马术赛会》、《平凡人鼓号曲》。科普兰的管弦乐曲,向来以科普兰本人和伯恩斯坦的指挥最为著名,路易斯·雷恩在这张专辑中大显身手,将成立于1945年的美国名团亚特兰大交响乐团,修整出一种粗犷中带有细致、雄伟中潜藏着温柔的管弦乐音响。与前辈相比较,颇有青出于蓝之势,更让这个版本赢得《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价,并名列《TAS》发烧榜。 香港《CD圣经》推荐:这碟甫出之时,每个发烧友都几乎买一张,好简单,佢地只系听《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已觉值回票价,这里3:14秒音乐里头trumpet,bass drum,tam-tam响个不停,其低音之猛劲动态之厉害系破晒世界记录,其实此CD的《Rodeo》、《Appalachian Spring》亦系示范级录音,乐队比例平衡到极,乐器音色亦靓,用此两首乐曲作示范,亦比较classy。 刘汉盛:如果说《牧区竞技》,恐怕还有人不知道它是哪张CD,若是说《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则必然无人不晓。那铜管与鼓声,保证让人害怕喇叭会烧掉,而TAS选的却是《牧区竞技》,以管弦乐丰富变化而言,《牧区竞技》当然是占上风,而且层次也丰富多了。
范·克莱本《在俄罗斯比赛获胜的美国人》
71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范·克莱本1958-1962年间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李斯特《第12号匈牙利狂想曲》、肖邦《第三叙事曲》、《第三谐谑曲》和几首练习曲、幻想曲、波兰舞曲、夜曲、圆舞曲等;并与康德拉辛、莱纳等著名指挥家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三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麦克道威尔《第二钢琴协奏曲》。 1958年,年仅24岁的范·克莱本参加原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一等奖,蜚声国际乐坛。因为他是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第一个美国人在苏联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因而成为美国的宠儿,在他回到纽约时,像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受到市民的夹道欢迎和总统接见。 范·克莱本在青年时期就掌握了扎实的演奏技巧,具有简朴热情的演奏风格,在他演奏的黄金时期,有着高妙无瑕的技术、如诉如歌的音色和出神入化的音乐表现力,擅长演奏浪漫派的作品。1962年,在德克萨斯州沃恩堡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 遗憾的是,到1960年代中期,他的演奏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失去了新鲜感,往往单凭直觉而又矫揉造作,声音也变得粗糙,他本人的演奏,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已成了历史陈迹。 这套合辑录制于范·克莱本获奖后的四年期间,正是他演奏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与他合作的指挥大师和著名乐团,也非常出彩。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李赫特《俄罗斯历史录音档案》(协奏曲辑)
李赫特《俄罗斯历史录音档案》(协奏曲辑)
这套专辑收录了俄罗斯钢琴巨匠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1952-1983年间在俄罗斯留下的珍贵历史录音。专辑收录李赫特演奏的钢琴协奏曲, 除了标准的音乐会曲目之外,还有一些新鲜的曲目,如弗朗克、布里顿、伯格和亨德米斯的作品。 著名指挥家如Evgeny Svetlanov、Kyril Kondrashin和最近去世的Rudolf Barshai(他最喜欢的指挥家)。 李赫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也是那个时代最独立、最神秘、最难以捉摸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个严厉的自我批评者,很少对自己的录音结果感到满意。他的批评常常包括指挥、制作人和音响工程师。 这些唱片通过他心爱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尽管他只录制了他的第一、三协奏曲以及三重奏协奏曲)和勃拉姆斯,捕捉了他从巴赫到布里顿的各种协奏曲。许多录音都是在商业发行之前录制的。这里的德沃夏克来自1966年,由Kondrashin指挥。著名的百代唱片公司与克雷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李赫特声称,他和克雷伯都不是在最佳状态。以作曲家指挥的布里顿协奏曲为例,这里的录音比著名的迪卡LP早3年。李赫特对此很不高兴,因为布里顿显然病了,而且是“他自己的影子”。勃拉姆斯2号和舒曼都来自指挥家的私人录音,乔治·乔治斯库在两首协奏曲中都担任指挥。李赫特自我批评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在他对他后来的RCA芝加哥交响乐团/林斯多夫唱片的评论中找到。它赢得了格莱美奖。这组作品还包括李赫特喜爱的一些不太知名的作品——弗朗克的《精灵》和德沃夏克钢琴协奏曲。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李赫特共演奏了25多次德沃夏克钢琴协奏曲。他比任何一位钢琴家都更努力地把这首曲子恢复到演奏曲目中去。
59866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格丽奇(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格丽奇(1)》
这张专辑收录了玛塔·阿格丽奇演奏的代表曲目,包括: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巴赫《第二组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玛塔·阿格丽奇(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钢琴家。阿格丽奇具有女性钢琴演奏者少见的力道、速度与外放的性情,这让她的演奏风格无法被归为女性钢琴演奏者的派系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阿格丽奇具有像男性钢琴演奏者一样粗壮的手臂、结实的手指,所以可以和注重力量与炫技的男性钢琴演奏者相比较。例如,在弹奏轻柔的乐曲时,她的手指只要平贴于键盘,就可以发出按压到底的音色。而在演奏大型作品时,也可以运用双手敲击出足够的音量。同时,阿格丽奇的演奏也并非一味生猛,特别是在演奏乐思比较丰富的多乐章作品时,她更注重动与静、明与暗的对比。 从具体的演奏上看,阿格丽奇的突出特点是快,即读谱快、视奏快,拿下一首作品的周期快,以及手指的速度快。例如,弹奏李斯特的奏鸣曲,左手的八个八度,她用不到一秒钟即可弹奏完。在此基础上,她的琴音可以为了求速度、求表情而不用顾及声音是否细腻。 很少有音乐家像钢琴演奏者玛塔·阿格丽奇那样被耀眼光环和神秘面纱同时笼罩。她的光环来自于年轻时的倾城倾国之美,在键盘前无懈可击的技巧。“圣手”一词也许并不能完全恰当地形容玛塔·阿格丽奇,她的特点是狂飙式的奔放激情,像雷鸣闪电般地攫住听众的心。她不但掌握了无懈可击、炉火纯青的惊人技巧,而且气势磅礴,高难度的乐段在她指下宛如等闲,令人难以相信这些力量发自一个身材不过五尺四寸的长发女子。她是一位领导钢琴技巧与美感风格的大师。
1.2万2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